江亭晚眺

登高便可豁双明,吟外还能见物情。

南北盛衰关大数,英雄得失总虚名。

莫云千里乡心远,寒雁一声秋意清。

江上白鸥应笑我,等闲虚负水边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登上高处就能使视野开阔,诗歌之外也能感知世间万物。
国家的兴衰与大命运息息相关,英雄们的功成名就往往只是虚名。
不要说离乡千里心志遥远,秋雁的一声却能带来清冷的秋意。
江上的白鸥可能会笑话我,轻易辜负了在水边立下的誓言。

注释

登高:提升高度,比喻提升境界或认知。
豁:开阔。
双明:双倍的清晰,指视野开阔。
吟:吟诵诗歌。
物情:世间万物的情态或世事。
南北:这里泛指全国。
盛衰:兴盛和衰落。
大数:大的命运或规律。
英雄:杰出人物。
虚名:表面的、不实的名声。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乡心:思乡之情。
寒雁:秋天的雁,象征离别和思乡。
秋意清:秋天的凉意和凄清。
江上:江面上。
白鸥:白色的鸥鸟,常用来象征自由和闲适。
笑我:嘲笑我。
盟:誓言,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绍文的《江亭晚眺》,通过诗人登高远望的视角,展现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哲理思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辽阔。

首句“登高便可豁双明”表达了登上高处,即可看得更为清楚明朗。这不仅是对景物的观察,也象征着心灵的澄明和视野的开阔。紧接着,“吟外还能见物情”则指在自然界中吟咏诗文,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情怀,还能够洞察万事万物的情理。这两句构筑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以静观动的心境。

“南北盛衰关大数”则是对历史长河中兴衰更迭进行反思,“英雄得失总虚名”表明无论英雄们取得何等成就或遭遇何种失败,终究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虚幻的名声。这些句子流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莫云千里乡心远”中,“莫云”即“暮云”,指的是黄昏时分的浮动云彩,诗人通过这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这种乡愁之情,在历代文人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在此处,它与前文的历史哲理相呼应,更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情感。

“寒雁一声秋意清”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寒鸦(雁)的叫声,使人更加感受到秋季的明净与寂静。这种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诗人的心境,也映照出一种对宇宙万物本真的领悟。

最后两句“江上白鸥应笑我,等闲虚负水边盟”,诗人自嘲在江畔与白鸥为伴,其志向和誓言都成为空中楼阁,与世俗的忙碌无关。这既是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自嘲,也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物欲、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展开了对历史变迁、功名利禄、乡愁和个人理想等主题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集哲理与情怀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张绍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 字:庶成
  • 籍贯:润州(今江苏镇江)

相关古诗词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

莫陪亲戚话情愫,空指溪山说肺肝。

客路几程来杳杳,天涯一棹去漫漫。

故乡又被江云隔,写得诗成欲寄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自维扬辞亲暂归里中登楼有作

烂漫家山景物妍,西风收拾下蛮笺。

半分寒事梅花里,一段幽怀夕照边。

渔唱凄凉招野色,雁行缥缈带晴烟。

淮山只在栏干北,目送飞云重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即事(其一)

电挟雷声迅,风将雨脚多。

须臾寂无有,造化果如何。

饥鼠撼帏竹,哀蛩语径莎。

披衣起中夜,有感寄长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即事(其二)

地迥秋声远,山空野兴多。

宦游聊尔耳,疏懒奈吾何。

摇落惊黄叶,推敲步绿莎。

新凉大自在,对酒且高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