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标

落落南山松,长标一何拙。

上栖万里风,下覆千年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屹立于山间的松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高大、坚韧的自然风貌。

“落落南山松,长标一何拙。”开篇以“落落”形容南山之松的孤独与不凡,以“长标”点出松树的高耸与挺拔,而“一何拙”则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松树在自然界的独特姿态,仿佛在说这松树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却也显得有些笨拙,实则暗含了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上栖万里风,下覆千年雪。”进一步描述了松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力。它不仅能够承受万里之遥的狂风,还能覆盖千年之久的积雪,展现出松树与恶劣环境抗争的顽强生命力。这里通过“上”与“下”的对比,既表现了松树的高远与深沉,也暗示了它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山松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适应环境、追求高远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双行缠

朱丝葳蕤绳,是侬双行缠。

绕腕结同心,傍人那得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黄督

谁能见歌舞,不自爱阳春。

少年双泪落,知是他乡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作蚕丝(其一)

拾蚕蚕如指,出桑桑如掌。

一日三箔眠,交侬那得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养]韵

作蚕丝(其二)

大茧大如卵,小茧垂其腴。

三秋上织作,君看罗绣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