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惠隐寺花屿山房食笋分韵得竿字

偶过支公院,荒畦绿几竿。

款扉惊昼课,烧笋供朝餐。

合配香粳熟,应知粉箨残。

从今谢逋客,留待竹平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偶然经过支公的禅院,院中荒芜的菜园里只有几竿青竹。
轻轻敲门,生怕打扰了他们白天的功课,他们正在用竹笋做早餐。
我想,他们的米饭一定是用香喷喷的粳米煮的,还能尝到剥下的竹笋皮的余香。
从今以后,我要告别漂泊的生活,希望能在这里享受竹林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注释

偶过:偶然经过。
支公院:指支遁的禅院,支遁是东晋时期的高僧。
荒畦:荒芜的菜园。
款扉:轻轻地敲门。
昼课:白天的功课,可能指禅修或学习。
烧笋:用竹笋烹饪。
香粳:优质的大米。
粉箨:竹笋的壳,这里代指竹子。
逋客:逃亡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竹平安:竹林带来的安宁与吉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偶然经过一处古寺,见到荒废的菜畦中长出几竿竹笋,触发了对田园生活和隐逸理想的向往。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淡定表达。

"偶过支公院,荒畦绿几竿"两句,设定了整个场景,支公院显然是一处僧侣所居之地,荒废的菜园中长出的竹笋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款扉惊昼课,烧笋供朝餐"写出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昼课即僧侣日间的功课,而款扉则是开门之意,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而烧竹笋作为朝餐,则体现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存方式。

"合配香粳熟,应知粉箨残"一句,通过对食物烹饪过程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粉箨"这一物象,也许暗示着岁月流逝和事物更新。

最后两句"从今谢逋客,留待竹平安"表达了诗人辞别尘世喧嚣,选择留在这片宁静之地,与自然共处的愿望。"逋客"指的是忙碌奔波的人,而"竹平安"则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安顿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离,以及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读书正觉庵示儿烺

仲夏草木莽,离慜郁长鞠。

凉台不可得,仁祠映林麓。

呼儿移卧具,来就老尊宿。

板榻欹云眠,草裳离尘服。

炎光大火灼,惟期就汤沭。

忽然玉虎鸣,但觉金鸡伏。

奋铎振天关,冲孔回地轴。

顿忘瘅暑心,愿言被雾縠。

始知转眼间,世事多翻覆。

贫贱安足悲,篝灯向西塾。

形式: 古风

送别曹明湖

清风戒寒衣沾露,与君相遇青溪渡。

秋江骇浪布帆轻,送君归去阖闾城。

今夜扁舟润州地,烂熳花开鹤林寺。

鲈脍莼羹取次尝,橙黄橘绿强人意。

十月闻君又远游,北道严霜渗敝裘。

长安卿相旧相识,应须笑傲凌五侯。

人生知遇真难得,挥手别君泪沾臆。

形式: 古风

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

山资足后抛名路,莼菜秋来忆故乡。

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游木兰亭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

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

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