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其二)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

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

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雨后众多泉水涌现,秋意在群山间回荡。
独自寻找飞鸟之外,偶尔穿越纷乱的水流之间。
坐在石头上稍作休息,观赏白云自在飘荡。
我计划拥有一片天地,长久享受这流水潺潺的声音。

注释

雨:雨水。
过:经过。
百泉:众多泉水。
出:涌出。
秋声:秋天的声音。
连:连接。
众山:群山。
独:独自。
寻:寻找。
飞鸟:飞翔的鸟儿。
外:外面。
时:偶尔。
渡:穿越。
乱流:纷乱的水流。
坐:坐下。
石:石头。
偶成:偶然。
歇:休息。
看:观看。
云:云彩。
相与:一起。
还:返回。
会须:应当。
营:营造。
一亩:一片土地。
长此:长久如此。
潺湲:流水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自然景观的诗句,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情体验与哲理思考。诗人通过雨后百泉的涌现和连绵不绝的秋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既有孤独寻觅的意境,也显露了一种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和心灵的交流。

"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透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喜爱。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动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其一)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径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自府中归寄西庵行详

意衰难自力,扶路便思还。

强逐萧骚水,遥看惨淡山。

行寻香草遍,归漾晚云间。

西崦分明见,幽人不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

豪华祇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溪谷溅溅嫩水通,野田高下绿蒙茸。

和风满树笙簧杂,霁雪兼山粉黛重。

万里有家归尚隔,一廛无地去何从。

伤春故欲西南望,回首荒城已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