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送君舆侄赴试北上

驾言劳舟发,送尔出金阊。

游子将何之,行行入帝乡。

帝乡日已近,佳气逾苍苍。

俯视碧水流,仰看浮云翔。

情随水偕远,意逐云俱长。

重宝抱璠玙,殊材堪栋梁。

努力献文赋,伫听声名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国祚所作的《苏州送君舆侄赴试北上》。诗中以送别为背景,描绘了对远行者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首句“驾言劳舟发,送尔出金阊”,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和地点,金阊是苏州的一个地名,此处借指苏州。诗人亲自驾舟,送别即将远行的侄子君舆,表达了对他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接着,“游子将何之,行行入帝乡”两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君舆此行目的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帝乡即京城,预示着君舆将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里运用了“游子”的形象,赋予了君舆一种漂泊不定的旅人身份,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帝乡日已近,佳气逾苍苍”两句,描绘了君舆接近帝乡时的景象,佳气是指祥瑞之气,苍苍则形容天空的深邃和辽阔。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帝乡的庄严与神圣,也寄托了诗人对君舆前程的美好祝愿。

“俯视碧水流,仰看浮云翔”两句,通过俯仰之间的视角转换,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的自然景象。碧流象征着清澈的河流,浮云则代表了飘逸的云朵。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君舆未来道路的隐喻,寓意着无论前方如何,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情随水偕远,意逐云俱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的情感随着流水延伸至远方,而思绪则随着云朵一同悠长。这两句表达了对君舆远行的深切牵挂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最后,“重宝抱璠玙,殊材堪栋梁”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君舆的才华与品德。璠玙是古代美玉的一种,比喻珍贵的品质;栋梁则是支撑房屋的柱子,象征着重要的角色。这两句寄寓了对君舆才能的肯定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努力献文赋,伫听声名扬”两句,鼓励君舆在京城展示自己的才华,期待他能获得成功,名声远播。这两句充满了对君舆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深厚感情和对家族荣耀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送别场景下的深情与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侄子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对侄子未来成功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34)

朱国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台道中同郁伯承赋

游目览层峰,携手攀高岭。

举步若登天,畏涂复顾影。

乔柯耸白云,深壑陷丹井。

落日犹半规,山色已先暝。

但愁寒虎嘷,不嫌老鹤警。

忽闻下方钟,顿使千虑屏。

安得百丈厓,缒以两修绠。

形式: 古风

天台

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

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

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

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巾子峰

出山非旧涂,后顾见怪石。

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

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

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