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咏史十三首(其九)

赤眉分道乱中原,海内征输怨正繁。

天子常虚大盈库,军储折入小黄门。

伤心陵墓樵苏尽,回首乾坤战气昏。

赖有范倪诸节烈,犹能一死答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开篇“赤眉分道乱中原”,以“赤眉”暗喻农民起义军,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接着“海内征输怨正繁”,指出赋税重压之下百姓的怨声载道,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

“天子常虚大盈库,军储折入小黄门”,揭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国库空虚却仍挥霍无度,军需物资被挪作他用,反映出统治者的贪婪与失职。接下来“伤心陵墓樵苏尽,回首乾坤战气昏”,通过描写陵墓被破坏、战火连天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社会的动荡与悲惨。

最后,“赖有范倪诸节烈,犹能一死答君恩”,表达了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之人的敬仰,强调了在乱世中仍有忠贞不渝之人,他们以生命捍卫国家和君主的恩德,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对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朝末期的社会危机和道德沦丧,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收录诗词(26)

张笃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

潼关不守竟仓皇,遗恨中涓促丧亡。

骁贼直闻趋洛下,行营又见溃河阳。

将军力战捐躯脰,竖子迎降类犬羊。

从此三关似刳竹,谁人决策守金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一)

铜蹄谁见下襄阳,坐致鲸鲵入未央。

秘殿遗音怜赤子,大荒披发诉高皇。

九原龙剑沉王气,三月乌号哭国殇。

死难纷纭酬养士,由来义烈重纲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二)

坐使神州竟陆沉,秋江百丈莫言深。

南迁不少黄潜善,留守空为宗汝霖。

下濑将军窥故国,太行忠义感雄心。

望仙阁里千回醉,只是难忘《玉树》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十三)

羽书百道起黄尘,一马临江入紫宸。

国耻不言教战士,时危亟欲选才人。

空馀跋扈桓宣武,岂有勤王温太真。

燕雀巢堂朝夕计,延秋门外走踆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