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画眉鸟声戏作

木杪幽禽巧语新,何时曾记得名因。

样传京兆成双妩,人指渔阳开小颦。

尽称如簧啼白昼,未须对镜学青春。

山中有叟嗒无语,短褐庞眉更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高枝上的鸟儿鸣叫出新颖的乐曲,什么时候它曾被人记住名字呢。
它的叫声在京兆一带流传,仿佛一对美丽的姐妹,人们会指着它模仿渔阳的小动作。
尽管它白天歌声动听,却不需对着镜子学习少女的娇羞。
山中的老者沉默不语,他穿着简朴的衣服,满脸皱纹却笑得更加动人。

注释

木杪:树梢。
幽禽:隐蔽的鸟儿。
巧语:巧妙的鸣叫声。
曾:曾经。
记得:记住。
样传:流传的样子。
京兆: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双妩:形容声音优美如姐妹般。
渔阳:地名,此处可能指鸟鸣声。
小颦:微微皱眉的动作。
如簧:像琴弦一样动听。
啼:鸣叫。
白昼:白天。
青春:少女的青春时期。
嗒无语:沉默不言。
短褐:简陋的粗布衣服。
庞眉:浓密的眉毛。
笑人:让人觉得好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岳珂所作的《闻画眉鸟声戏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树梢之上,一只画眉鸟用其巧妙的新声鸣叫,引发了诗人的兴趣和遐想。诗人不禁回忆起这只鸟儿可能从未被人正式命名,但它的鸣叫声却在京兆之地流传开来,仿佛一对妩媚的姐妹在低声交谈。人们甚至将它的叫声与渔阳的小曲相提并论,形容其音色动人。

画眉鸟在白天欢快地歌唱,无需对着镜子模仿青春的娇羞,它自然流露出的美已经足够吸引人。然而,深山之中有一位沉默的老者,他穿着简朴的粗布衣裳,满脸皱纹却含笑聆听这鸟儿的歌声,他的静默和微笑似乎比画眉鸟的歌声更能触动诗人的心弦。

整首诗通过对比画眉鸟的活泼与老者的内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生活静谧的欣赏,同时也寓言了岁月流转中不同生命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二)

恩门小简写门生,六载交情老弟兄。

一念吹毛牙角讼,十年握手肺肝倾。

酌贪谁饮南?水,敌怨人谈北府兵。

空券更怜蝇笔误,却因误处得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一)

中兴王社旧同功,三世何尝间一忠。

北海真成贤吏叹,西州犹记胜游同。

逢迎有意君虽谬,喜怒无心我自穷。

诗祸古今均一律,莫将灯夜怨东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其三)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疏。

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

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

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