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

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

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

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

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

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

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高大的树木有万余棵,清澈的溪流贯穿其中。
前面濒临宽阔的大河口,豁然开朗,长风浩荡而来。
水波荡漾,涵养着白色的沙粒,白色的鱼儿在水中游弋如同在空中穿梭。
我悠闲地躺在磐石上,让翻腾的浪花滋润我的身躯。
在溪边洗漱洗脚,对面坐着一位垂钓的老翁。
贪吃饵料的鱼儿有多少呢,它们只知道思念莲叶丛生的东方。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
万馀株:大约一万棵。
清流:清澈的溪流。
贯其中:贯穿其中。
前临:前面濒临。
大川口:宽阔的河流入口。
豁达:开阔敞亮。
长风:强劲的风。
涟漪:水面细小的波纹。
涵白沙:包含白色的沙子。
素鲔:白色的鱼。
如游空:像在空中游动一样。
偃卧:仰卧,躺下。
盘石:平坦的大石头。
翻涛沃微躬:翻腾的浪花淋湿了身体。
漱流:用流水漱口。
濯足:洗脚。
钓鱼翁:垂钓的人。
贪饵:贪吃鱼饵。
凡几许:究竟有多少。
徒思:只是想着。
莲叶东:莲花叶子丛生的东方,象征美好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开篇“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穿梭其间的清澈溪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宽阔河口,感受着自由舒畅、无拘无束的长风,这里的“豁达”形容心境之开阔,是对景与情深层次的结合。

接下来的“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通过对水波荡漾和鱼儿自由穿梭的描写,增强了画面之生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自在与超脱。紧接着“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则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自然环境中的放松和享受,他或许正躺在弯曲的岩石上,聆听着水波轻拍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身心的释放。

最后两句“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写出了诗人在溪流中洗涤双足,对面是悠然自得的渔翁,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则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简单乐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形式: 古风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埽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