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雏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

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小儿子名叫阿罗,他才只有七岁。
唉,我这个不成材的儿子,可怜你没有兄弟。
虽然我溺爱你有些骄纵,但你的天资颇为聪颖。
你模仿母亲画眉毛的样子,也学我吟诵诗歌的声音。
我的牙齿快要脱落了,而你的新牙刚刚长出。
我的头发已经掉光,而你的发髻刚刚梳起。
老少不能相互照顾,我衰老了,你却像小孩一样需要呵护。
遥想古人的心意,他们对子女的慈爱也不轻。
蔡邕挂念着文姬,于公感叹缇萦的孝心。
我不敢奢求你能有多大帮助,但希望你不要忘记父亲的情深。

注释

吾雏:我的孩子。
阿罗:孩子的名字。
才七龄:只有七岁。
不才子:不成材的儿子。
怜尔:可怜你。
骄騃:骄纵,宠爱过度。
性识:天资,性格和见识。
学母:模仿母亲。
咏诗声:吟诗的声音。
我齿今欲堕:我的牙齿快要脱落。
汝齿昨始生:你的牙齿刚刚长出。
头发尽落:头发掉光。
汝顶髻初成:你的发髻刚刚梳起。
老幼不相待:老人与小孩无法互相照顾。
父衰汝孩婴:父亲衰老,你像小孩一样需要照顾。
缅想:遥想,回忆。
古人心:古人的情感。
慈爱:慈祥的爱。
亦不轻:也不轻视。
蔡邕:东汉时期的学者,文姬的父亲。
文姬:蔡文姬,蔡邕的女儿,有才女之称。
于公:缇萦救父故事中的官员,因缇萦的孝心感动。
缇萦:缇萦救父,西汉时期孝女。
敢求:不敢奢求。
得汝力:得到你的帮助。
但未忘父情:但希望你不忘父亲的深情。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温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母子深厚情感的画面。开篇“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即点明了主角色的名字及其稚嫩年龄,通过这种直接而亲切的方式,立即拉近了读者与诗中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紧接着,“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一句,表现了母亲对于独生子的担忧和慈爱。这里“不才子”并非贬义,而是反映出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与关心。而“怜尔无弟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暗示着母亲对孩子的孤单生活感到难过。

以下几句,“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描绘出了阿罗天资聪慧,能跟随母亲学习各种技艺,包括画眉和吟诵诗歌。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才华,也反映出母亲在教育上的用心与耐心。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则是对比母子之间年龄差异的一种描写,通过对牙齿和头发的变化进行对比,凸显了时间流逝与生命轮回的主题。

诗歌后半部分,“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则是母亲对于自己年迈和孩子成长之间矛盾的感伤。这里“老幼不相待”直白了时间对亲情的无情剥夺,而“父衰汝孩婴”则表达出对父亲早逝的怀念与哀愁。

最后,“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一段,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孩子成长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篇温馨而又不失深刻的家庭情感抒发。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弄龟罗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

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

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

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

汝生何其晚,我年行已衰。

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

酒美竟须坏,月圆终有亏。

亦如恩爱缘,乃是忧恼资。

举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

形式: 古风

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

竹桥新月上,水岸凉风至。

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

留连池上酌,款曲城外意。

或啸或讴吟,谁知此闲味。

回看市朝客,矻矻趋名利。

朝忙少游宴,夕困多眠睡。

清凉属吾徒,相逢勿辞醉。

形式: 古风

我身

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秋霜剪根断,浩浩随长风。

昔游秦雍间,今落巴蛮中。

昔为意气郎,今作寂寥翁。

外貌虽寂莫,中怀颇冲融。

赋命有厚薄,委心任穷通。

通当为大鹏,举翅摩苍穹。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苟知此道者,身穷心不穷。

形式: 古风

戒药

促促急景中,蠢蠢微尘里。

生涯有分限,爱恋无终已。

早夭羡中年,中年羡暮齿。

暮齿又贪生,服食求不死。

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

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

以之资嗜欲,又望延甲子。

天人阴骘间,亦恐无此理。

域中有真道,所说不如此。

后身始身存,吾闻诸老氏。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