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迎神词二首(其二)送神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露水打湿了衣裳,月亮隐藏在墙壁后,气氛冷清凄凉,四周寂静无人,风雨在虚空中回旋,吹过瑶席之上。
它的到来悄然无声,离去不留痕迹,神灵的心意降临,为远方的客人带来福祉。

注释

露沾衣:露水打湿了衣服。
月隐壁:月亮隐藏在墙壁之后。
气凄凄:冷清凄凉的气氛。
人寂寂: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风回雨度:风雨在空中回旋。
虚瑶席:空中的瑶席,可能指仙境或想象中的场景。
来无声:悄然而至,没有声音。
去无迹:离开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神心:神秘的心意或神灵的心意。
降和福:降临和平与福祉。
远客:远方的客人,可能指来访者或想象中的对象。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神秘氛围的送别诗。"露沾衣,月隐壁"两句描绘了一幅夜幕低垂、露水涓涓、月光被阻挡的静谧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接下来的"气凄凄,人寂寂"则通过对空气和人的状态的描述,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这里的"凄凄"形容夜晚清冷的空气,而"寂寂"则是对人们静谧情状的描绘。

"风回雨度虚瑶席"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那细微而又动人的变化,"风回"暗示着风的轻柔回旋,而"雨度"则是指细雨如织网般地覆盖,"虚瑶席"则可能象征着神灵的座位或是神圣的空间,这里用来形容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表达了诗人对神灵来临与离去的感慨,以及祈愿神灵带来的平安与祝福。"来无声,去无迹"表现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隐秘与不可捉摸,而"神心降和福远客"则是诗人对远行者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意象描绘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送别这一主题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杂言湖山歌送许鸣谦

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飒飒兮雨冥冥。

君归兮春早,满山兮碧草。

晨舂暮汲兮心何求,涧户岩扉兮身自老。

东岭西峰兮同白云,鸡鸣犬吠兮时相闻。

幽芳媚景兮当嘉月,践石扪萝兮恣超忽。

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

形式: 古风

江草歌送卢判官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

杂蘼芜兮杜蘅,作丛秀兮欲罗生。

被遥隰兮经长衍,雨中深兮烟中浅。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

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

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戎。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

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

形式: 古风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

使君爱人兼爱山,时引双旌万木间。

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形式: 古风

沣水送郑鄠县读书

麦秋中夏凉风起,送君西郊及沣水。

孤烟远树动离心,隔岸江流若千里。

早年江海谢浮名,此路云山惬尔情。

上古全经皆在口,秦人如见济南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