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郎

一别已六载,相逢有馀哀。

公私两多事,灾病百相催。

无酒与君别,有怀向谁开。

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已经分别了六年,这次重逢满含悲伤。
公务和个人琐事繁多,疾病和困苦接踵而至。
没有酒可以与你共饮告别,心中的思念向谁倾诉呢?
我深知你住得遥远,但你真的愿意为了我这个老朋友前来吗?

注释

一别:分离。
六载:六年。
相逢:重逢。
馀哀:剩余的悲伤。
公私:公事和私事。
多事:事务繁多。
灾病:疾病和困苦。
百相催:接踵而至。
无酒:没有酒。
与君别:与你告别。
有怀:心中的思念。
向谁开:向谁倾诉。
深知:深知。
百里远:住得很远。
肯:愿意。
老夫:我(谦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别刘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时的复杂情感。首句“一别已六载”直接点出两人分离的时间之长,接着“相逢有馀哀”流露出相见时带有深深的哀伤,可能是因为彼此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

“公私两多事”暗示了友人在公职和个人事务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灾病百相催”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疾病的侵扰,这些都加重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自身的感慨。

“无酒与君别”表达出在这样的场合下,没有美酒相赠,只能以清茶淡话作别,显得格外凄凉。“有怀向谁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思念和忧虑。

最后两句“深知百里远,肯为老夫来”,诗人深知朋友居住的地方距离自己甚远,但仍然期待对方能跨越这百里路程,特意前来相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无奈之情。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别圆澄禅师

法施老人卧不出,呼我取别行问疾。

摩盘拭箸劝一饱,少待须臾莫苍猝。

早年著眼觑文字,万卷初无一言契。

多生绮语未经忏,半世虚名足为累。

此去它来尚有缘,头童齿豁恐无年。

慇勤三请久住世,弊恶可念未可捐。

平生准拟西行计,老著人间此何意。

他生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

形式: 古风

拟古

盎中有声囊不瘿,咽息不如带加紧。

人生七十今已半,一饱无时何可忍。

公侯早岁有如此,奴婢蓐食支夜永。

向来糠籺之子孙,居邻无僧家有井。

形式: 古风

还里

旷士爱吾庐,游子悲故乡。

慷慨四方志,老衰但悲伤。

虚名自成误,失得略相当。

暮年还家乐,未觉道路长。

闾里喜我来,车马塞康庄。

争前借言色,草木亦晶光。

向来千人聚,一老独倘佯。

手开南阳阡,松柏郁苍苍。

永愿守一丘,脱身万里航。

平生功名念,倒海浣我肠。

款段引下泽,断弦更空觞。

尚恐北山南,有文移路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陈留市隐者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

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

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