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十三首(其二)太室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创作的《游嵩山十三首(其二)太室》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茂陵的典故开篇,暗示历史的沧桑和帝王的无常。"茂陵骨已朽"暗指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言其肉体虽逝,但"万岁"之称犹在,然而这可能只是虚妄的期待。接下来的"莫上中峰顶",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巅峰,因为"秦城隔暮烟",象征着秦朝的灭亡和世事的变迁,即使登上太室之巅,眼前所见的也只是被暮霭笼罩的秦代遗迹,寓意人生短暂,世事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游嵩山十三首(其三)少室

方若植嵬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游嵩山十三首(其四)启母石

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

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游嵩山十三首(其五)少姨庙

路傍双阙老,蔓草入荒祠。

时见山家女,烧香乞茧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游嵩山十三首(其六)卢岩

避名名自在,身瘠道还腴。

未到千年后,空岩已姓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