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迥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阪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郊游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现实生活的感慨。开篇两句“迥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时节雨后的湿润景象,诗人似乎在这宁静的自然氛围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阪上日初低”则描绘了一幅山色渐明、阳光初照的画面。这里的“秦女峰”和“胡公阪”作为地理标志,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地域特色,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逐渐浓郁。
中间四句“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有限,而“微禄”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微薄功禄的感慨。“悔别青山忆旧溪”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不舍,尤其是在面临自然界春意盎然之际,这种情感愈发浓重。而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思考。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
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
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
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誇。
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
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
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