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朝阳春日标志了神奇的时光,两座山室自古就独享盛名。
彩霞如同锦衣千变万化,云绕的山峰重重叠生。
泉水闪烁珍珠般的光芒吸引着游人,岩上的石镜映照令山精厌倦。
永远希望天地顺应英明的筹划,长久地在君主膝下享受欢乐的情谊。

注释

三阳:指春天或特定的三个阳气旺盛的日子。
本是:本来就是。
标灵纪:标志灵异美好的时节。
二室:指两座山峰,可能特指嵩山的少室山和太室山。
独擅名:独自享有名声。
霞衣:如彩霞一般的衣裳,形容山色美丽。
霞锦:彩霞如同织锦,形容色彩斑斓。
千般状:千变万化的形态。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云岫:云雾中的山谷。
水炫珠光:水中闪烁的珍珠光泽。
遇泉客:遇到游玩的客人,这里泉客指游人或喜爱山水的人。
岩悬石镜:挂在岩石上的石镜,可能指清澈如镜的水面或光滑的石面。
厌山精:使山中的精怪(传说中的生物)都感到厌倦,形容景色之美连山精都不再留恋其他地方。
永愿:永远希望。
乾坤:天地,泛指宇宙、世界。
符睿算:符合英明的规划或天意。
长居:长久居住。
膝下:指父母身边,这里引申为君主或尊长的身旁。
属欢情:享受欢乐的情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表明这座山谷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凡的灵气和美誉,而那两间简陋的居所更显得与众不同,有着它独特的名字。

接下来,诗人用"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来描绘山谷中的云霞变化无穷,犹如织就的华美衣物,而云雾缭绕的山峰则层层叠起,如同生长。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则写到了清澈见底的泉水中闪耀着珠光,仿佛在与偶然来到此地的行人相遇,而山间的岩石上挂着一面石制的镜子,这面镜子似乎也厌倦了山中的精灵。这里通过对泉水和石镜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与非生命体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最后,"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宇宙和谐共生,像古代圣贤那样洞察天地之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愿意长久居住在这片山谷中,与大自然建立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7)

李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游苑迎春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綵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誇。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幸秦始皇陵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

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登骊山高顶寓目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

阊阖雄里闬,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

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