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严纪行

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

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

宝严夙所爱,丈室方再叩。

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

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

我岂无尽公,昔见今乃又。

同来二三子,寝饭故相就。

况有杜紫微,琴筑终雅奏。

曈曈上初日,深樾炯穿漏。

逶迤陟西巘,万景若迎候。

绝壁三面开,仰看劳引脰。

两山老突兀,屹立柱圆覆。

诸峰出头角,随起随偃仆。

不可无烟霞,朝暮为先后。

横亘连巨鳌,飞堕集灵鹫。

九华与奇巧,五老失浑厚。

想当位置初,遂欲雄宇宙。

太行有谼谷,胜绝无出右。

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

哀湍下绝壑,电激龙怒斗。

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

穷源得悬流,伟观骇初遘。

仙人宝楼阁,白雨散檐溜。

天孙拂机丝,素锦绚清昼。

永怀登高赋,意匠困驰骤。

窘于游暴秦,百说不一售。

林间太古石,稍复抔饮旧。

已约铭洼尊,细凿留篆籀。

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

终当丐馀年,奇探尽云岫。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宝严寺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壮丽,以及诗人与友人在寺中活动的情景。首句“阴崖转清深,秋老木坚瘦”以阴冷深邃的山崖和历经秋霜的老木,营造出一种清寂而坚韧的氛围。接着,“城居望已远,步觉脱氛垢”表达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感受。

“宝严夙所爱,丈室方再叩”表明诗人对宝严寺的喜爱之情,再次造访时心情愉悦。“曛黑才入门,径就石泉漱”则描述了夜幕降临时进入寺庙,以泉水漱口的仪式感。随后,“遥遥金门寺,宝焰出岩窦”通过远处寺庙的灯火,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景象。

“我岂无尽公,昔见今乃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多年未见,再次相聚依然如故。“况有杜紫微,琴筑终雅奏”提到杜紫微(杜甫)的琴声,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享受。

“曈曈上初日,深樾炯穿漏”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密林的景象,充满生机与希望。“逶迤陟西巘,万景若迎候”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壮观景色,仿佛万物都在迎接他们的到来。

“绝壁三面开,仰看劳引脰”写出了面对陡峭悬崖时的震撼与挑战。“两山老突兀,屹立柱圆覆”形容两座山峰的巍峨与稳固。“诸峰出头角,随起随偃仆”则展示了群山起伏的动态美。

“不可无烟霞,朝暮为先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横亘连巨鳌,飞堕集灵鹫”运用比喻,赞美山脉的雄伟与壮观。“九华与奇巧,五老失浑厚”则对比了不同山脉的特点。

“想当位置初,遂欲雄宇宙”表达了对山脉初始形成时的雄心壮志。“太行有谼谷,胜绝无出右”将宝严寺所在的山脉与太行山的宏伟相比。“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形容了此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高雅与脱俗。

“哀湍下绝壑,电激龙怒斗”描绘了山间急流的动态与力量。“崩奔翻雪窖,莹滑泻琼甃”则展现了瀑布的美丽与纯净。“穷源得悬流,伟观骇初遘”表达了探索自然之美的激动与惊喜。

“仙人宝楼阁,白雨散檐溜”通过想象中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孙拂机丝,素锦绚清昼”比喻织女在天空中编织的美丽画卷。“永怀登高赋,意匠困驰骤”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追求与努力。

“窘于游暴秦,百说不一售”可能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林间太古石,稍复抔饮旧”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怀念。“已约铭洼尊,细凿留篆籀”则提到计划在山石上刻字纪念。

“兹山缘未了,僧夏容宿留”表达了诗人对宝严寺的深厚情感,即使夏日也要留下住宿。“终当丐馀年,奇探尽云岫”则表达了诗人渴望继续探索自然美景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严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艺术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

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

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

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

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形式: 古风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

畏景众芳歇,仙葩此夷犹。

冰姿出新沐,娟娟倚清秋。

昨梦今见之,风鬟玉搔头。

谁言闺房秀,高情渺林丘。

碧筵古铜壶,一室香四周。

怀人成独咏,远思徒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野史亭雨夜感兴

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取。

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

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

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雨。

形式: 古风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一)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