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感怀

黄金骄石崇,与晋争国力。

更欲住人间,一日买不得。

行为忠信主,身是文章宅。

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金奢侈如石崇,比肩晋朝显国力。
本想长留尘世间,却连一日也难购。
品行忠诚又守信,身怀诗文之府第。
这等高洁谁人知,只闻其名坠楼客。

注释

黄金:指财富。
骄:奢侈、豪华。
石崇:西晋时期的大富豪,以奢侈著称。
晋:晋朝,此处特指西晋。
国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富贵程度。
更欲:更希望。
住人间:留在人世间。
一日买不得:比喻即使富有如石崇,也无法用金钱购买时间或生命。
行为:品行、行为举止。
忠信主:忠诚且守信用的人。
身是:自身如同。
文章宅:充满文学才华的地方,比喻学识丰富。
四者:前文提到的财富、权势、品行、才学。
俱不闻:都不被人们真正了解或重视。
空传:只流传下来。
堕楼客:指石崇的爱妾绿珠,因石崇失势而跳楼自尽的故事,这里代指石崇本人的不幸结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政治权力的看法,以及对个人行为和学问的重视。"黄金骄石崇,与晋争国力"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轻蔑,因为黄金和美石再贵重,也不过是外在的装饰,与国家的根本力量相比微不足道。接下来"更欲住人间,一日买不得"则指出即便想要用这些财富来获取永恒,亦是无法达成的事。

"行为忠信主,身是文章宅"这两句强调了个人品行的重要性和学问的价值,"行为忠信主"意味着个人的行为应以忠诚为本,而"身是文章宅"则形象地表达了文学修养如同人的一种精神居所。

最后"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个人品行和学问的世人感到悲哀。这里的"四者"指的是黄金、美石、争国力以及住人间,而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学问。但是这种看法却不为世人所闻,诗人只好感叹那些沉迷于物质享乐的人们如同堕落的楼客。

总体而言,这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越物欲、重视个人品德与文化修养的思想。

收录诗词(42)

于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漪
  • 生卒年:约876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南越谣

迢迢东南天,巨浸无津壖。

雄风卷昏雾,干戈满楼船。

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燕。

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

若令交趾货,尽生虞芮田。

天意苟如此,遐人谁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相和歌辞.宫怨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形式: 乐府曲辞

烧金曲

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袅,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秦原览古

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

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

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

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

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