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强君瓦亭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

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

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

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强君瓦亭》。诗人以自己在魏博做客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共同游历的向往。首句“君为魏博三年客”,点明了友人在此地的长久居住,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异地生活的孤寂。次句“日有江湖万里心”则写出诗人虽然身在魏博,但内心却驰骋于广阔的江湖之间,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暂得野亭留马足”描绘了暂时停留的场景,马蹄暂歇,诗人漫步在疏柳堤岸,享受片刻宁静。“无人携手共吴语”表达了对与友人共话乡音的怀念,而“得意摇头时越吟”则通过细节刻画,表现了诗人独自欣赏美景时的惬意和对友人不在身边的遗憾。

最后两句“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诗人期盼着未来的某一天,能与朋友在微雨中重逢,一同骑马寻访旧游之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期待和对共享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纽带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咏竹二首(其二)

南邻竹甚茂,门巷不容宾。

悬印君当往,囊金我患贫。

翠旌稍乱起,犀角笋初匀。

不惜图书卖,端来作主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咏竹二首(其一)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咏霜二首(其一)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

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

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

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咏霜二首(其二)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