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其十九)凿壁井咏

尝闻凿壁井,兹水最为灵。

色带三春渌,芳传一味清。

玄言称上善,图录著高名。

德重胜铢两,诸流量且轻。

形式: 古风

翻译

曾听说开凿壁井,这里的水最显神灵。
色泽带着春天的碧绿,芬芳传递着无尽的清澈。
玄妙的言论称赞其至高的善,图籍记载着它崇高的名声。
德行之重超越了轻微的衡量,比起其他水流它更显轻盈。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
凿壁井:在墙壁上开凿的井。
兹水:这水。
为灵:显得有灵性。
色带:颜色如同带着。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泛指春天。
渌:清澈而带绿色。
芳传:芳香传播。
一味:一种味道,这里指水的纯净味道。
玄言:深奥的言论。
上善:最高的善,引申为极好的品质。
图录:图册或文献记录。
高名:崇高的名声。
德重:德行重要。
胜:超过。
铢两: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比喻微小。
诸流:其他的水流。
量且轻:比较起来显得轻,指水质轻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口神奇的井水,通过对井水特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尝闻凿壁井,兹水最为灵。”开篇即点出凿壁井的特别之处,其水被誉为最具灵性,这种神秘感吸引读者继续探究。

“色带三春渌,芳传一味清。”井水如同承载了春天的生机与纯净,不仅色泽鲜明,而且香气扑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玄言称上善,图录著高名。”诗人通过“玄言”这一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井水德行的赞誉,并且这种美德被记录下来,享有崇高的声望。

“德重胜铢两,诸流量且轻。”最后,井水的德性如同重量胜过黄金,却又轻盈得像流水一般,这是对井水品质与价值的一种形象比喻,强调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凿壁井水特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欣赏,以及对德行高尚之物的推崇。

收录诗词(23)

敦煌人作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敦煌廿咏(其五)渥洼池天马咏

渥洼为小海,伊昔献龙媒。

花里牵丝去,云间曳练来。

胜骧走天阙,灭没下章台。

一入重泉底,千金市不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敦煌廿咏(其九)瑟瑟咏

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

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

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

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敦煌廿咏(其十三)墨池咏

昔人精篆素,尽妙许张芝。

草圣雄千古,芳名冠一时。

舒笺行鸟迹,研墨染鱼缁。

长想临池处,兴来聊咏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敦煌廿咏.题隐士咏

青溪逐水著渔樵,策杖褰衣屡蓦桥。

鸟坐春池双影近,人呼幽谷两声遥。

祥烟五色飞仙电,瑞草千丛间药苗。

河畔曲肱而取饮,嫌烦且弃树中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