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后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㬠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住在靠近山的地方经常下雨充足,听说天晴就晒晒以前的草席。
立秋以后天气不再那么热,渐渐觉得穿薄衣服也不贴身了。

注释

住处近山:住所接近山的地方。
常足雨:经常有足够的雨水。
闻晴:听说天气晴朗时。
㬠曝:晾晒。
旧芳茵:旧的草席。
立秋日后:立秋节气之后。
无多热:没有太多炎热。
渐觉:逐渐感觉。
生衣:薄衣服。
不著身:不贴身,不需要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生活图景。开篇“住处近山常足雨”说明了诗人居住在一个多雨的地方,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而“闻晴㬠曝旧芳茵”则表达了诗人在雨后听到晴空下阳光照耀下的草木恢复生机的声音,这里的“旧芳茵”暗示着自然界即将进入新的季节,带有一丝秋天的凉意。

接下来的“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则透露了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诗人感受到凉爽,连夏服也变得多余,不必再穿在身上。这两句勾勒出了初秋时节特有的清新感觉,以及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锐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季节更迭中平淡生活的赞美。语言简洁而生动,情感真挚,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

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杂曲歌辞.秋夜曲二首(其二)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送人

河亭收酒器,语尽各西东。

回首不相见,行车秋雨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