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城朝雨湿晴烟,楼上风帆送去船。
苟得息肩闲岁月,时来开口笑山川。
田园啼鸟三春月,江海扁舟万里天。
何计脱身来此老,青山白发两忘年。
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城春雨初晴的画面,透露出诗人轻松自在的情怀。首句“江城朝雨湿晴烟”,便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份淡雅的氛围,其中“湿晴烟”四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初春后的湿润天气,更蕴含着一种恬静、和谐的情感。接着,“楼上风帆送去船”,则是从高处远眺,眼前的风帆与离去的船只,都在诗人笔下成了自由自在的象征。
“苟得息肩闲岁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息肩”,意味着心灵的放松和身心的解脱;而“闲岁月”,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超然态度。在这种状态中,“时来开口笑山川”显示了诗人面对自然、历史乃至世界时,那份从容不迫的微笑。
接着,“田园啼鸟三春月”、“江海扁舟万里天”,这两句则是对田园生活和远行旅途的描写。其中“啼鸟”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欢愉,而“三春月”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扁舟万里天”,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远方的雄心壮志。
最后,“何计脱身来此老,青山白发两忘年”,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无需过多计较,只要摆脱尘世的羁绊,到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的“脱身”指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青山白发两忘年”,则是对时间和生命的一种超然态度,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世俗纷争的一种放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城春景、田园生活以及远行旅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面对自然、历史乃至生命本身时,那份淡定与从容。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当年论友笑常情,谁使风波忽沸腾。
自有赤心包白日,竟无绮语敌青蝇。
重来赭面还如火,自许清诚卒似冰。
反覆来篇却堪叹,待将遗恨寄朱绳。
莽莽晴川水,寥寥病客舟。
来随风浩荡,去逐雨淹留。
生计梁边燕,归心海上鸥。
多惭故人句,攲卧一长讴。
多谢刘夫子,殷勤寄我编。
何时共杯酒,一笑似当年。
岁月回霜雪,生涯废简编。
终期收晚学,茅屋送归田。
倦客维扬每自悲,有时双泪等闲垂。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
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后多应手有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