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贲

致饰虽云贲则亨,含章内照乃为真。

离明外附天光发,艮止中存道体纯。

玉质未雕虹贯日,素功后绘物生春。

也应笑我元犹白,不比羔羊正直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装饰华丽虽然吉祥,内在真实才为根本。
光明若离内在而显于外,艮卦象征止静中蕴含大道纯粹。
未经雕琢的玉石,如彩虹穿日,朴素的功绩带来万物生机。
或许我也该笑自己还如白纸,不如纯洁如羔羊的人正直。

注释

致饰:装饰。
虽:虽然。
云:助词,无实义。
贲:华丽。
则亨:就吉利。
含章:包含内在美。
内照:内在体现。
乃:才。
为真:是真实的。
离明:外在的光明。
外附:附着在外。
天光:自然的光辉。
艮止:艮卦,象征停止或静止。
中存:内心保存。
道体:大道的本质。
纯:纯粹。
玉质:玉石材质。
未雕:未经雕琢。
虹贯日:彩虹穿过太阳。
素功:朴素的功劳。
后绘:随后展现。
物生春:万物充满生机。
也应:也应该。
笑我:嘲笑我。
元犹白:我还像白纸一样。
不比:不如。
羔羊:比喻纯洁的人。
正直人:正直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贲》,创作于宋末元初之交,由词人牟巘所作。从艺术风格和用词特点来看,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致饰虽云贲则亨,含章内照乃为真。"

这一联通过对比外在装饰与内在修养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真实性的追求。这里的“贲”字有被过度修饰之意,“亨”则意味着内心的光明和纯净。诗人认为真正的美好在于内心的修为,而非外在的华丽装扮。

"离明外附天光发,艮止中存道体纯。"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诗人主张超脱世俗的明暗是非(“离明”),而应该把握住内在的道德准则(“中存道体纯”)。这里的“天光发”象征着自然和真诚,表达了对自然无为之美的向往。

"玉质未雕虹贯日,素功后绘物生春。"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纯净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景。“玉质”指的是未经雕琢的原始玉石,比喻为尚未被外界污染的本真自我。而“虹贯日”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也应笑我元犹白,不比羔羊正直人。"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自嘲与对世态的批判之意。诗人以“元犹白”自喻,既指自己的本性纯洁,又暗含对周围环境的不满。而“羔羊”在这里象征着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害、实际上却可能有诡计的人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内省和对比手法,探讨了个人品格修养与外界虚伪之间的关系。诗人倡导真诚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批判。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岁在丙辰元日立春是时先人守当涂郡斋宾客云集皆用元祐八年东坡和王仲至秦少游诗故事所谓省事天公厌雨回先人笑曰天公省事今乃多事耶今三十有九年矣追念感慨小诗聊记当时笑谈之语

忆昨姑溪岁丙辰,老仙元日去班春。

当家句子频催客,省事天公却笑人。

紫凤天涯今已老,泥牛岁首又还新。

笑谈谁记当时选,独立东风倍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姚子敬简高司丞

西风小立对晴川,冷笑人间目圣颠。

使事端因荔枝出,归期休在菊花前。

平生漫说少陵老,终日谁陪上界仙。

应是杜中鸥与鹭,诗情比旧更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

开窗翠竹时相对,更说诸馀总谬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九日寄史推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