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明德自全椒避乱归安成道过瑞阳赋别

凤山山头日欲暮,北望风尘暗行路。

喜君近向全椒来,别我将返青原去。

仓皇面目带风日,颠倒衣裳杂霜露。

投身幸从异境脱,执手且慰同乡聚。

比闻冲斥剧豺虎,汝颍徵兵急救捕。

繻符严诘千里道,戈甲纷填九江戍。

主人念客苦留别,立马不发空愁顾。

归心早逐匡山云,愁思空迷锦江树。

驱车南出清江曲,三日风帆快驰溯。

远游无方古所戒,菽水怡亲窃终慕。

我贫未归不得意,感子于我今相遇。

未能呼酒一浇涤,秖以软语相温煦。

空山落叶慎行李,极浦苍葭但烟雾。

残年旧隐如可寻,思君更咏閒居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颜明德在战乱中从全椒逃难归家的情景。首句“凤山山头日欲暮”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凄凉氛围,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返回青原的离别之情深感惋惜,“仓皇面目带风日,颠倒衣裳杂霜露”形象地刻画了他们疲惫而狼狈的模样。

接着,诗人描述了社会动荡不安,军队征调频繁的紧张局势,以及主人对客人的深情挽留和自己的归心似箭。“归心早逐匡山云,愁思空迷锦江树”表达了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忧虑。在告别之际,诗人只能以言语相慰,无法设宴送别。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对颜明德安全抵达的祝愿,同时感慨自己贫困未归的现状,对朋友的相遇倍感感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友情的珍贵。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元忠归彭田歌

自为筠州客,喜识同乡人。

颜君高迈杨子淳,李也俊逸迥绝尘。

令我一日思再亲,见之歘然愁恨深。

水边行吟月下坐,意度往往清而真。

昨者相携登凤山,酒楼正对桃花湾。

锦江西来春波碧,乃有鵁鶄鸂䳵荡漾当其间。

此时与子初为客,笑指青山归未得。

有约残年共汎舟,要看三洲雪花白。

雪花未飞冬又春,子行车马何辚辚。

姑苏公子自好客,况是东南贤主宾。

惜君掉头不肯住,送君却望城南路。

江雾寒深橘子林,吴霜夜满丹枫树。

今日何日朔风吹衣,子不我思翩其先归。

河梁携手行依依,筠州故人从此稀。

黄尘出没乌帽远,寒雁杳杳随人飞。

雁飞南北安可期,客行最忆重逢时。

高梅始花已烂漫,对酒不饮将奚为。

君不见古人抱才或未遇,亦复低徊叹迟暮。

不乘驷马独西归,岂信相如好词赋。

君才衮衮不可婴,毋以离别伤其情。

匣中干莫时时顾,即恐飞腾雷电惊。

形式: 古风

题平川雪霁图为张用可县丞赋

南天北风暗吹雪,川上遥峰互明灭。

云阴欲堕晓光迷,河流不动层冰结。

鱼龙下蛰深泽冷,鸿鹄啼饥眼流血。

千村万落连苍莽,惊沙枯树相凄切。

行人稍出皴手足,怅望林居总愁绝。

我家邈在武山东,屋前石岸多青枫。

野桥渡溪沙路远,皆与此图风景同。

穷年念此政欲返,寒色恍入虚庭中。

长镵斸药崖谷滑,短褐负薪环堵空。

闭门且尔暂投息,会见日出光昽昽。

形式: 古风

题杨奇琛所藏山水图歌

我本白云人,爱住青山下。

五岳寻幽未忆归,穿岩历壑穷秋夏。

曾看绝壁明高霞,秀色照耀金莲花。

洞前远访丹泉井,谷口时逢白鹿车。

鹿车东渡溪流浅,瑶草春香绿如剪。

海门日出天鸡鸣,手接飞萝上层巘。

是时笙鹤从天来,径欲浮海观蓬莱。

云路微茫波浪阔,使我叹息空徘徊。

十年汨没尘埃里,却看丹青心独喜。

问君何处得此图,彷佛林峦烟雾起。

虽无秀绝凌衡岷,点染亦复穷其真。

深林修竹草亭静,似是水边修禊人。

苍苔白石临流路,亦欲相呼抱琴去。

晴天指点北飞鸿,应识云中旧行处。

形式: 古风

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

朝别李元忠,暮别杨奇琛。

各言故乡久离别,使我历乱空愁心。

愁心忽如江上风,不可凭御谁能穷。

南行浩荡一千里,吹雪径度青原峰。

我生少小轻乡井,独以羁穷寄形影。

经时负米未能归,何待他年愧裀鼎。

閒来思种东村田,青山欲买羞无钱。

携书强聒附童稚,客中相顾谁相怜。

杨郎杨郎本同郡,文水钟奇故才俊。

芳年初发春江长,劲气已逼秋崖峻。

读书东家不下楼,手写细字如蝇头。

长怀丹阙陈三策,独抱遗经穷九丘。

春风二月惊初见,伯劳东飞遇西燕。

凤山祠下月如眉,明绣楼前水如练。

看花把酒能几时,念子还乡从此辞。

城头乌啼北斗曙,飞霜已落青梧枝。

桐江东南符山岭,闻子幽居好林景。

千年古剑合神机,光射玄潭黑风冷。

子归何时当再逢,即恐睽隔劳忧忡。

江外风尘眯人目,我欲远寻麋鹿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