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答完夫穆父

掖垣老吏识郎君,并辔天街两绝尘。

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

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

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即以"掖垣老吏识郎君",表明诗人被誉为有才华的人所认知,这位老吏在这里代表着一种社会地位和智慧。"并辔天街两绝尘"则形象地展示了两人间的交往超脱世俗之尘嚣,达到了精神层面的交流。

接着诗人提到"汗血固应生有种,夜光那复困无因",这里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事物追求不懈的态度。"汗血"象征着辛勤和努力,"夜光"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现实,"岂知西省深严地,也著东坡病瘦身",这里反映了诗人的困境。"西州"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这里代指苏轼被贬谪至之处;"东坡"则是苏轼的别号,表明诗人自己也遭受着疾病和身体衰弱的折磨。

最后一句"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愿望。这里的"谪仙"是对诗人的尊称,"明月下"则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中,象征着清澈和纯净的艺术境界。而结尾的"狂歌对影只三人",则展示了诗人与两位知音共同享受着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蒋发运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

此身真佛祖,何处不羲轩。

船稳江吹坐,楼空月入樽。

遥知思我处,醉墨在颓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馀年,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形式: 古风

和人假山

上党搀天碧玉环,绝河千里抱商颜。

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

造物何如童子戏,写真聊发使君闲。

何当挈取西征去,画作围床六曲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王伯扬守虢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绿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斸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