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章元益爱菊亭卷

种花不种菊,物玩志不持。

学诗不学陶,虽工亦奚为。

隐者丘壑情,幽芳冰雪姿。

陶翁昔爱菊,此兴固其宜。

章君本宦达,敛迹东江湄。

林居绝众卉,爱此黄葳蕤。

居与花为邻,行以画自随。

飘摇比风外,啸咏南山诗。

南山何崔嵬,下有荆棘枝。

棘多损我花,路远劳我思。

何当薙荒秽,永兴尘埃辞。

兹愿必终遂,坐待秋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题章元益爱菊亭卷》。诗中通过对比种花不种菊、学诗不学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菊花独特魅力的赞美。诗人赞扬了隐士们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诗中提到的“丘壑情”、“幽芳冰雪姿”,描绘了隐士们内心宁静、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他们所喜爱的菊花在冰雪中绽放的高洁形象。诗人特别提到了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认为这是符合隐士情趣的选择。而对章元益(即章君)的描述,则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曾经官场显赫的人物,却选择隐居东江边,与自然为邻,以画为伴,过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

诗中还提到章君居住的地方虽然与花为邻,但也有荆棘之患,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诗人希望章君能够清除这些障碍,让生活更加纯净无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章君愿望实现的期待,希望在秋风送爽之时,章君能够如愿以偿,享受更加宁静、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菊花的赞美,传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贺鼎仪迁谕德得检字

华盖天穹崇,青宫地深俨。

同时侍从臣,一一皆妙选。

陆君伟文行,不抗亦不謟。

铦如囊中锥,颖脱不受掩。

年劳秩屡迁,德谕官曷忝。

名廑黼扆记,荐岂公卿剡。

平生耐官职,宠极翻自敛。

须知启沃功,不独事编检。

姓字符鼎彝,文章归琬琰。

非才独惭子,同第名久玷。

交游二十年,道义足薰染。

攀跻竟何能,时岁惊荏苒。

勋业乃攸期,荣光讵相艳。

努力当壮龄,时哉此其渐。

形式: 古风

藤蓑次陈公父韵(其二)

披蓑登前冈,欲往藤被岭。

新梢拂旧蓑,樛结不复整。

自笑林下阴,不如波中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送杨应宁三首(其一)

我马识君门,每过还自止。

宦途亦多岐,所识能有几。

朝游乐方剧,暮别情未巳。

平生道义交,岂独爱文史。

此别良独难,黯然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杨应宁三首(其二)

君年十三四,蚤以奇童称。

奉诏入翰林,时人羡登瀛。

甲第岂不贵,中书地亦清。

终为遗珠叹,不使四海惊。

我年虽稍长,学业竟何成。

送君沧江去,江树远含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