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小楼向晚,正柳锁、一城烟雨。

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

浪逐东风无人管,但脉脉、岁移年度。

嗟往事未尘,新愁还织,怎堪重诉。凝伫。

问春何事,飞红飘絮。

纵杜曲秦川,旧家都在,谁寄音书说与。

野草凄迷,暮云深黯,浑自替人无绪。

珠泪滴,应把寸肠万结,夜帷深处。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翻译

傍晚时分,小楼被垂柳环绕,笼罩在如烟如雾的城市雨中。
回忆起那十里吴山,绣着帘幕的朱门,我曾在宫廷词曲中学习舞蹈。
波浪随着东风无人约束,只是默默流逝,岁月如梭。
感叹过去的事情还未尘封,新的愁绪又编织起来,怎能再次诉说。我陷入了沉思。
询问春天为何,让落花飘散,柳絮纷飞。
纵然杜曲秦川,那些旧日的家园还在,又有谁能传递书信告知我。
野外的草木凄凉迷茫,暮色深沉,我独自心绪难平。
泪水滑落,应是心中万千思绪纠结,深夜在床帷深处涌动。

注释

向晚:傍晚时分。
柳锁:垂柳环绕。
烟雨:如烟如雾的雨。
宫词:宫廷中的诗词或音乐。
杜曲秦川:古代地名,代指繁华之地。
珠泪:晶莹的泪水。
寸肠万结:形容内心极度痛苦。
夜帷:夜晚的帐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小楼、柳树、烟雨等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意境。"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几句,表明诗人对过往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刻的记忆,那时候的自己或许在豪华的环境中学习过宫廷乐曲,甚至可能在那样的场合中起舞。

然而,随后的"浪逐东风无人管,但脉脉、岁移年度"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易逝,人事难得的哀伤。诗人的心情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沉重和感慨。"嗟往事未尘,新愁还织,怎堪重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不能忘怀,又不忍心再次去触碰那些旧日的痛苦。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的情绪似乎更加低沉,"凝伫。问春何事,飞红飘絮"中对春天的询问,是一种无奈与困惑的表达。而"纵杜曲秦川,旧家都在,谁寄音书说与"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故土和亲人朋友的思念。这里的"旧家都在"可能暗示着一个久违的归属感,而"谁寄音书说与"则是对交流与沟通渴望的表达。

最后,"野草凄迷,暮云深黯,浑自替人无绪"几句,描写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无奈。而"珠泪滴,应把寸肠万结,夜帷深处"则是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二郎神(其二)再和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

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

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

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唧。洋溢。

尽教愿乞,兵厨闲秩。

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

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

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二郎神

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

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又是将他春僝僽,酿一种、花愁花病。

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倚楼看镜。还省。

故园多少,紫殷红凝。

窗外晓莺啼,抚墙金缕,烟柳慵眠乍醒。

挑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

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八声甘州.赓叶编修俾寿之词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赖君王洪福,河清海晏,物阜人熙。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

可以人不若,刬地挂征衣。

且招呼、曲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一)和魏鹤山韵

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

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

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点检人间今古,问谁为赢局,底是输棋。

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

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

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