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梦锡机宜寺簿(其三)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

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

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

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探望病情已满十天,突然听说他竟不起
原本期待他未来能有非凡成就,却没想到这么快天人永隔
书籍画卷徒然丰富,他的生活却令人感叹无常
家族需要有人延续香火,或许你能成为那个贤良之人

注释

问疾:探病。
旬浃:十天。
殊:特别,非常。
期:期待。
异日:未来。
遽:突然。
终天:去世,生命终结。
图籍:书籍画卷。
空富:徒然丰富。
生涯:生活。
漫怜:令人感叹无常。
保家:延续家族。
后:继承者。
一角:比喻一个接班人。
傥:或许,如果。
贤:贤良。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属于挽歌之体,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和赞颂,以表达作者的哀思与怀念之情。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深沉。

“问疾方旬浃”两句,反映了作者在得知故人患病时的关切和悲痛,以及对于逝者的不舍昼夜的心情。这不仅表达了对逝者健康的担忧,也体现了作者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谊。

“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逝者过早离世的哀叹和不解。这里的“所钦”指的是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而“遽终天”则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生命中断的无奈与悲痛。

接下来的“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两句,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遗稿或遗物的留恋,进一步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图籍”指的是逝者的著作或文献,而“空富”则是指这些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对于后人的重要价值。

最后,“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两句,诗人提出了希望逝者家族能够保持繁荣,并且能够有人继承逝者的美德。这里的“一角”可能指的是家族中的一员,而“傥称贤”则是对这位继承人的赞誉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追忆和对其离世的哀思,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以及对于逝者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

晨发芗城越数峰,我来师出失从容。

白云遮日蔽秋寺,青嶂闻猿惊暮钟。

世乱可无闲地隐,山深偏觉老僧慵。

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病中示彭德器

老病无堪正坐贫,交游相见赖情亲。

从渠造物小儿戏,不碍维摩老子神。

三顾九迁成底事,一区二顷合由人。

君侯论议高千古,略假毫端问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真歇老人退居东庵予过雪峰特访之为留再宿仍赋两诗(其二)

山月转松影,涧泉鸣夜窗。

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

敌国终亡灭,边城合受降。

晨钟发秋思,同梦绕三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真歇老人退居东庵予过雪峰特访之为留再宿仍赋两诗(其一)

云卧孤峰顶,斋馀闭户眠。

时容龙象众,来说葛藤禅。

此日输真歇,平生最信缘。

从渠魔起谤,把火漫烧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