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

大夫盘中定州盏,三举檐花舞凌乱。

请君行盏且莫稽,为君起赋饮城西。

城西古道如涧深,东风吹沙不见林。

虚堂更觉野原阔,榆柳浩浩波涛吟。

杂花一园来远道,两株江南梅更好。

樱桃已晚犹烂漫,百株如雪聊可绕。

常时东风无此寒,常时诸君无此闲。

且看瓶口似鱼贯,莫惜面文如缬斑。

大夫工为宋玉赋,思不能涯字无数。

秀才酷类东野贫,白屋青山愁曲身。

籍咸不肯羞北阮,主簿高材即仇览。

成诗午景已妍和,罢酒花开应更多。

山翁归不醉,当奈岘山何。

形式: 古风

翻译

大夫手里的定州杯,三次举杯花瓣飞舞纷乱。
请您慢慢饮酒不必迟疑,我为您在城西吟诗作赋。
城西古道深如沟壑,东风吹过沙尘遮蔽了树林。
空旷的厅堂更显田野辽阔,榆柳随风摇曳如波涛声。
满园杂花从远方而来,江南梅树尤为娇艳。
樱桃虽已晚熟却依然繁盛,百株如雪,围绕其中。
通常东风没有这般寒冷,平日你们也少有闲暇。
暂且欣赏酒杯口如鱼群连串,别吝啬脸上的斑驳纹路。
大夫擅长为宋玉写诗,思绪无穷,字句繁多。
秀才酷似东野穷困,居住在青青山屋,生活愁苦。
籍咸不愿以北阮为耻,主簿才华出众,犹如仇览。
午后的阳光下完成诗篇,酒醒后花开应当更多。
山翁即使未醉,面对岘山美景又该如何应对呢?

注释

大夫:古代官职。
盏:酒杯。
檐花:屋檐上的落花。
凌乱:散乱。
稽:停留。
赋:吟诗。
涧深:深邃的山谷。
东风:春风。
虚堂:空荡的厅堂。
野原:野外原野。
杂花:各种花卉。
江南梅:江南梅花。
樱桃:春季水果。
烂漫:繁茂。
北阮:指贫穷的人。
仇览:古代贤士。
山翁:隐居山野之人。
岘山:地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名为《饮城西赠金乡宰韩宗恕》。诗中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韩宗恕的赞美和宴饮时的欢乐气氛。诗人首先描述了宴会上精美的定州盏和热闹的饮酒场景,接着通过“城西古道”、“东风吹沙”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而开阔的野外景色,暗示了友人的品格与才华。

诗人赞美韩宗恕如同宋玉般才情横溢,又以东野贫士自比,表达对友人清贫生活的敬佩。同时,他借用典故,提及籍咸、仇览等历史人物,赞扬韩宗恕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能。在饮酒欢聚的午后,诗人期待花开满园的美景将更加繁盛,以此寓意友人的仕途和生活都将充满希望。

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虽未醉,但面对如岘山般的壮丽景色,仍感到无法抵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也寓言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一)

少贱足可喜,险阻更尝之。

为亲谋斗粟,无意出竞时。

缅焉效一官,报国方在兹。

宁当不恤纬,对酒怀忧疑。

学道恨力浅,中遭世网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七)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

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

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

熟寐暂展转,觉来一蝉鸣。

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九)

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

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

穿渠引江水,此计未为乖。

千帆竞暮入,集浦如乌栖。

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

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

疏通养鱼鸟,花柳共低迷。

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二)

沉饮非荒宴,凛然忽颓山。

或人欲问事,已醉不能言。

古来亦如此,名字垂千年。

但问酒中适,岂计饮者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