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剥牡丹

大芽如茧肥,小芽瘦如锥。

我今取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

绿尖堕地那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

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阘冗相追随。

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

昔人立朝恶党盛,败群杂莠何可知。

一母宜男竟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

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

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

明年春归乃翁出,空庭还闭绝代姿。

风雨大是遭白眼,酒炙谁复来齐眉。

衡门一锁略安分,幽谷待赏几无时。

寄根王谢自得地,燕子归来汝莫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大芽像茧般肥硕,小芽瘦得像锥尖。
我现在不论大小都采去,不愿根基分散。
绿色芽尖落地不再多,存活的芽如珊瑚般挺立。
姚黄魏紫各自为王,怎肯让平庸之辈跟随。
姬周的宗庙连着曾祖和祖父,主父强汉的远亲也在此。
古人执政时恶势力兴盛,败坏风气可想而知。
同一母亲的儿子竟如此衰弱,哪有这般宁静贤良的后代。
我怕生出毒蛇酿成灾祸,又怕技艺无人传承。
所以我现在剥除,信赖老手的手艺,如同与大自然无私共事。
明年春天归来,父亲会离开,庭院空荡,绝代佳人不再。
风雨中受尽冷遇,美酒佳肴无人共享。
简陋门户锁住安宁,幽谷等待欣赏,机会却少。
根植名门自得其所,燕子归巢,你不必疑惑。

注释

大芽:肥硕的大芽。
小芽:瘦小的芽尖。
无厚薄:不论大小。
气本:根基。
存者:存活的。
屹立:挺立。
姚黄魏紫:牡丹中的名贵品种。
阘冗:平庸之人。
姬周:周朝。
祧庙:宗庙。
主父:古代对君主的尊称。
昔人:古人。
恶党:恶势力。
一母:同一母亲。
宁馨儿:贤良的后代。
生蛇为龙祸:生出毒蛇酿成灾祸。
百工:各种工匠。
披剥:剥除。
造化:大自然。
乃翁:你的父亲。
绝代姿:绝世佳人。
遭白眼:受冷遇。
齐眉:共享美酒。
衡门:简陋门户。
幽谷:深谷。
王谢:贵族王谢。
莫疑:不必怀疑。

鉴赏

这首诗名为《打剥牡丹》,创作于宋代,作者是李新。诗中通过描绘牡丹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世间种种现象的感慨。

诗的开篇“大芽如茧肥,小芽瘦如锥”细腻地刻画了牡丹花朵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情状。紧接着“我今取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表现出诗人在选择牡丹时的谨慎与审美,追求的是那最为精致和谐的部分,而非盲目地采集那些过于繁复或分散的枝叶。

“绿尖堕地那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中,“绿尖”指的是尚未开放的牡丹花苞,它们或坠落在地,或依旧矗立如珊瑚一般,展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美丽。随后的“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阘冗相追随”则是对历史上那些以牡丹为象征的皇室或贵族家族的赞颂,他们如同牡丹一般,各自展现出自己的光彩和尊贵。

“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先祖及宗族历史的怀念与敬仰。在这里,“姬周”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姬姓和周姓家族,而“曾祖祢”则是对远祖的一种尊称。紧接着,“主父强汉疏宗支”中,诗人提到了先人的英勇和家族的繁衍。

接下来的“昔人立朝恶党盛,败群杂莠何可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因朋党关系而导致国家动荡的历史事件的忧虑与不满。这里,“昔人”指的是过去的人们,“立朝”则是建立政权的意思。

“一母宜男竟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中,“一母”可能暗喻着一个家族或国家,而“宜男”则是希望得到男孩,即后嗣,以保家族血脉不绝。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衰弱”,即家族或国家的力量在不断减退,令人怀疑是否还能有像过去那样强盛的子孙。

接着,“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担忧。一方面,他害怕那些本应是正直的人才却可能变成祸害(“生蛇为龙祸”),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在各种技艺和工匠中找不到真正的老师或典范。

因此,诗人提出“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他决定要亲自去做那些必要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就像大自然一样,不带任何私心。

最后,“明年春归乃翁出,空庭还闭绝代姿”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规划。他计划在来年的春天返回家乡,而“空庭还闭绝代姿”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生长过程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题太平寺

秋飙弄寒菊,老木疏空谷。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

百年一局棋,歘尔分半局。

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

作客宁在家,无愁乱心曲。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

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

他时寻此翁,云深驾黄犊。

形式: 古风

石鼓寺晚归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尾。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

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形式: 古风

龙水板桥院

送腊温浓万井同,筠舆犹走万山中。

曝成枯菜依檐白,染出春衣映壁红。

掩豆豚肩仍岁俭,传觞酿瓮几家空。

不知新岁招陶否,待向江干送五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二)

隔窗冷吹啸疏篁,颓云逼月色无光。

南邻昨歌今日哭,诀别未永相思长。

我今与之正同调,无锥能直九回肠。

呜呼二歌兮歌再曲,唧唧悲音断还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