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真宫室上方新,归去先垂紫诏人。
天目洞霄期过处,星冠应不冒风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作品,名为《妙应大师往钱塘欲予赠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大师即将前往钱塘,而诗人以此诗作为赠别。
“太真宫室上方新”,这句表明妙应大师所居的宫室刚刚修缮一新,给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太真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境或道观,这里借用其名来形容大师的住所。
“归去先垂紫诏人”,这句诗描绘出大师在返回钱塘之前,首先下达了一个重要的命令或吩咐。紫诏通常指皇帝的圣旨,这里借用来形容大师的命令具有极高的权威和庄严。
“天目洞霄期过处”,这里的“天目”应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洞霄”则有云中之意,整句表达了大师即将到达的一个高远而神秘的地方,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星冠应不冒风尘”,这句诗进一步描绘出大师的形象,他戴着星辰编织成的冠冕,显得与俗世格格不入,不受凡尘之物所污染。这也隐含了大师修炼成仙、脱离红尘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妙应大师及其居住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即将前往钱塘前后的庄严仪式和命令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宗教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离去的不舍与期待。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鸡德灵居五,峨冠凤彩新。
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昔劫因缘今劫会,昨日颜容今日改。
世间沧海尽桑田,慎勿重来呈傀儡。
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
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