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鸡德灵居五,峨冠凤彩新。
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首句“鸡德灵居五”中的“鸡德”指的是鸡的美德,即它们守时报晓的习性,“灵居五”则是指鸡栖息在高处。这两词勾勒出鸡的形象,也映射出诗人对这只鸡不平凡品质的赞赏。
第二句“峨冠凤彩新”中的“峨冠”形容鸡头上的肉瘤,“凤彩新”则是比喻鸡羽毛的鲜艳和光彩。这里通过对鸡外观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象的欣赏。
第三句“五更大张口”中的“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候,即接近黎明前最后一更时分,“大张口”则形容鸡在这个时间点大声地叫。这里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情景。
末句“唤醒梦中人”表达了诗人通过鸡鸣来唤醒沉睡之人的意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物作用的一种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人们、激发人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鸡早晨报晓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观察生活的细腻和对自然美好的赞赏。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生机与希望的信息,提醒人们即使在最深沉的夜晚,也有新的开始在等待着。
不详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昔劫因缘今劫会,昨日颜容今日改。
世间沧海尽桑田,慎勿重来呈傀儡。
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
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步冲晴雪过前滩,鹤迹云踪孰可攀。
也似来时无一物,却疑归去是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