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政成何用满三年,上界群仙待谪仙。
便赴新恩归紫禁,还从旧路上青天。
笙歌怨咽当离席,更漏丁东在画船。
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高洁的精神状态。"政成何用满三年"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上界群仙待谪仙"则是对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世俗、达到更高境界的愿望。"便赴新恩归紫禁,还从旧路上青天"中,“紫禁”通常指代皇宫,这里可能暗喻回到某种纯净或者权力中心,而“旧路”则代表了一种循序渐进、不断前行的态度。
"笙歌怨咽当离席,更漏丁东在画船"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宴席即将结束的情景,"笙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怨咽"则表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更漏丁东"指的是夜深人静时分更的钟声,而"画船"则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用语,暗示着宴席的奢华与诗人的孤独感受。
最后两句"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担忧和不确定性。"驻班留立"意味着希望能够保持现有的地位,而"前程一步是炉烟"则比喻未来道路如同炉中升腾的烟雾,一方面充满变数,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一种对于精神修炼或者道德提升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心境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深切愿望。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荣启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
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
古贤犹怆河梁别,未可匆匆便解携。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
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
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
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
唯应化行后,吟句上闲楼。
蜀路何迢递,怜君独去游。
风烟连北虏,山水似东瓯。
九折盘荒坂,重江绕汉州。
临邛一壶酒,能遣长卿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