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喜霁

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叠云带馀愤,远树增新绿。

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

夕霞尽意红,诘朝固难卜。

西轩一杯酒,未负将军腹。

竹林怀微风,馀韵久回复。

热官岂辨此,何必思烂熟。

曳杖出门行,栖鸦息枯木。

形式: 古风

翻译

连日阴雨后终于放晴,我打开窗户让眼睛享受阳光。
层层云朵带着余怒,远处的树木增添了几分新绿。
老天爷的变化真是难以预料,快速而神秘莫测。
傍晚的晚霞尽情展示它的红色,但明天的天气却难以预测。
在西窗边品一杯酒,足以满足将军般豪迈的胃口。
怀念竹林中的微风,那清新的气息长久回荡。
忙碌的官员怎能理解这些,又何需事事想得太透彻。
手握拐杖出门散步,只见乌鸦停歇在枯枝上。

注释

积雨:连日阴雨。
晴:放晴。
叠云:层层云朵。
馀愤:余怒。
远树:远处的树木。
新绿:几分新绿。
天公:老天爷。
变化:变化。
诘朝:明天。
卜:预测。
西轩:西窗。
将军腹:豪迈的胃口。
竹林:竹林。
微风:微风。
热官:忙碌的官员。
烂熟:想得太透彻。
曳杖:手握拐杖。
栖鸦:乌鸦。
枯木:枯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积雨喜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积雨得一晴”直接点题,表达了对久雨之后难得晴朗天气的喜悦。接着,“开窗送吾目”写诗人打开窗户,让视线尽情欣赏窗外的新鲜景色。

“叠云带馀愤”暗示诗人内心可能还残留着一些情绪,但被云层的消散所缓解。“远树增新绿”则描绘出雨后树木更加翠绿的生动画面,象征生机勃勃。诗人感慨“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自然界的变幻无常让人惊叹。

“夕霞尽意红,诘朝固难卜”以晚霞的绚丽反衬未知的明天,流露出一丝不确定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在“西轩一杯酒”中找到慰藉,表示这足以满足他的豪情。“竹林怀微风,余韵久回复”借竹林和微风表达闲适与回味,显示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热官岂辨此,何必思烂熟”暗讽官场繁琐,诗人无意深究,只愿享受这份宁静。“曳杖出门行,栖鸦息枯木”则以悠闲的散步和栖息的乌鸦为结,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爱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曲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钱东之教授惠泽州吕道人砚为赋长句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

馀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污缣楮。

岂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识奸雄曹。

吕公已去泫馀泣,通谱未许弘农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质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虚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扑满本弟昆,趣尚清浊何年分。

一朝堕地真瓦砾,莫望韩公无瘗文。

形式: 古风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家弟出建除体诗诸公既和余因次韵

建康九酝美,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热恼,与茶不相亲。

满月堕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谤,脉脉气未申。

定论得公诗,雅号知凝神。

执持甘露碗,未觉有等伦。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宾。

危楼与世隔,万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啸,赏此玉花匀。

收杯未要忙,再试晴天云。

开口得一笑,兹游念当频。

闭眼归默存,助发梨枣春。

形式: 古风

难老堂周元翁家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

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

樊侯种梓用莫竭,丈人向来亦种德。

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

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

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