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行三首(其三)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东海。

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

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

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

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不敢向汴河吐口水,因为汴河水最终流入东海。
若污染了龙王的宫殿(指河),我恐怕会犯下不敬之罪。
我不敢踩踏汴河的堤坝,因为它与秦朝的宫殿相连。
踩踏了天子的土地,就无法再运送粮饷。
这话虽然说得太大,但这是我作为臣子的心意。
野外的风吹聚阴兵,千里之地刀枪声不绝。
海上的月亮守护着孤独的灵魂,直到拂晓仍闪烁着孤寂的光芒。
我对上不侍奉天子,对下也不认识诸侯王。
半夜独自醒来,清新的气息充满心房。
颜回年纪很轻,却与孔子同行同藏(学习)。
我已超过颜回的年纪,但仍敢说不敢不自强不息。
船夫虽是奴役的士兵,也有智慧和才能。
如果问我得到了什么,是快乐的颜色填满了我的容颜。
我回答确实有所作为,孔经(儒家经典)常伴我身。

注释

汴水:古代的一条河流,流经开封等地。
龙王宫:古人认为河中有龙王,此处指河水。
汴堤:汴河的河堤。
秦宫:指秦朝的宫殿,象征皇权。
馈餫:运送粮食。
阴兵:古人想象中的鬼神军队。
羁魄:孤独的灵魂。
颜子:颜回,孔子的学生。
果有为:确实有所作为。
孔经:儒家的经典,如《论语》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踏雪前行的景象与心境。开篇即以“汴水”、“秦宫”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自我行为的审慎。接着,诗人转而描写自己不敢冒犯皇权,虽有豪情却不得已按捺在心。

随后,诗人进入自然景物的描述,“野风结阴兵”、“海月护羁魄”,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冬日夜晚图景。这里的“野风”与“海月”都成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映射,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精神上的寄托。

而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紧接着,“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一句,更是展示了诗人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接下来的“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则是在强调自己虽不及颜回之贤,但亦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而“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一句,则是诗人对自身的坦然和谦逊态度的展现。

最后,“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等句,是诗人对待遇到的“船人”的认识和赞赏,以及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而结尾的“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修养和学问,虽身处困境,但精神世界依旧丰富而自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状态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出山作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鸟窥窬,更亦无人得知处。

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形式: 古风

叹昨日三首(其一)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

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

秋风落叶客肠断,不办斗酒开愁眉。

贤名圣行甚辛苦,周公孔子徒自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叹昨日三首(其二)

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

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

有钱无钱俱可怜,百年骤过如流川。

平生心事消散尽,天上白日悠悠悬。

形式: 古风

叹昨日三首(其三)

上帝板板主何物,日车劫劫西向没。

自古贤圣无奈何,道行不得皆白骨。

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

何时出得禁酒国,满瓮酿酒曝背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