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心忧虢俗,暂庭辍掖垣臣。
疲瘵初承制,乡闾似得春。
化成应有瑞,位重转闻贫。
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临别家乡,前往任所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和不安。
"帝心忧虢俗"一句,表现了皇帝对于边远地区民风民俗的关怀,而"暂庭辍掖垣臣"则暗示诗人自己即将离开故土,前往他乡担任官职。"疲瘵初承制"表明诗人刚开始接手新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乡闾似得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
"化成应有瑞"一句,预示着新环境可能带来的一些吉祥征兆,而"位重转闻贫"则是对即将到来的职责和挑战的思考。"用作盐梅日"可能是在比喻新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仍有其乐趣可言。最后,"争回卧辙人"则是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思想感情。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
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
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
白日只如哭,黄泉免恨无。
身闲甘旨下,白发太平人。
同游芳草寺,见示白云诗。
犹祈启金口,一为动文权。
深山寺路千层石,竹杖棕鞋便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