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士气从来弱不支,逢时言行欲俱危。
不因湖外三年谪,安得江南一段奇。
非我独清缘世浊,此心谁识只天知。
万牛回首须公起,大厦将颠要力持。
这首诗是宋代胡铨所作的《和王民瞻送行诗(其二)》。诗人以士人气节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首句“士气从来弱不支”揭示了士人在艰难时世中的脆弱,接下来的“逢时言行欲俱危”则强调了言行举止在动荡时期的艰难与危险。
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湖外三年的贬谪,展现了命运的转折和不平,“不因湖外三年谪,安得江南一段奇”表达了对这段遭遇的反思,认为如果没有这段挫折,可能无法体验到江南的独特魅力和人生的奇遇。
“非我独清缘世浊”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清白并非出于个人选择,而是因为世道浑浊,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然而,他坚信自己的心志唯有天知,体现了坚定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万牛回首须公起,大厦将颠要力持”寓意深远,借用“万牛”象征国家的重担,呼吁有能力者如王民瞻这样的“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支撑大厦于将倾之际,展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个人的际遇,又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期盼。
不详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岩耕名已振京关,未信终身袖手闲。
万卷不移颜氏乐,一生无愧伯夷班。
致君自许唐虞上,待我谁能季孟间。
两社年来欠元老,苍生拭目望公还。
当年曾见凤城头,入骨贪看兴未休。
小摘欲论千种恨,微吟还唤一番愁。
每嫌俗物薰心醉,长愿清馨满世留。
秾李倚风梨带雨,比方应合面骍羞。
暗里寻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脐。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飐低。
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纷纷红紫勿相猜,自古骚人酷嗜梅。
皂盖折花怜老杜,黄梅时雨忆方回。
一生耐冻天怜惜,满世趋炎我独来。
桃李争春身老大,急须吟醉莫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