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通过对灯光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灯心生众草, 因有始知芳。" 这两句以灯光照射下的草木生长为喻,表明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或条件下,才能发现事物的美好。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李侍御才华的欣赏和认可。
"綵妓窗偏丽, 金桃动更香。" 这里通过对窗前花卉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春夜的美景,也映射出室内的温馨与安逸。金桃动摇,更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的感觉。
"花惊春未尽, 焰喜夜初长。"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惋惜,以及对夜晚延续下去的希望。春意犹存,而夜的漫长则让人可以更悠闲地享受这份美好。
"别后空离室, 何人借末光。"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在分别之后,空旷的房间里,只有灯光还在,仿佛是朋友留下的最后一点温暖。这里的“何人”一词,则增添了一种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灯火、花香等细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赏春的愉悦,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现了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时的艺术造诣。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
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
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
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
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
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
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
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悽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世业西山墅,移家长我身。
萧疏遗树老,寂寞废田春。
车巷伤前辙,篱沟忆旧邻。
何堪再过日,更送北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