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苏东坡先生身无分文,十年间家中的书籍被大火焚烧殆尽。
纵使黄金能堆积成河填满沟壑,但岁月已使我两鬓斑白无法返老还童。
龙丘居士同样令人同情,他整夜谈论佛理直到深夜。
忽然听到河东狮子般的夫人怒吼,他手持的手杖落在地上,心中一片迷茫。
谁能比得过濮阳公子的贤德,他饮酒吃肉却能超脱成仙。
他一生对待事物淡泊,家中修行仿佛忘记了家的存在。
他放弃十顷田产,清溪环绕屋舍,花开满天。
在溪边堂中沉醉,即使呼唤也难以醒来,落花如雪,春风拂面。
我来到兰溪寻找清澈的泉水,已准备好布袜和青色绑腿。
虽然稽山有贺老,但我兴尽后还是独自驾舟归去。
遗憾你未能结识颜平原,遗憾我未遇元鲁山这样的知己。
我们将在铜驼陌上重逢,握手一笑,仿佛跨越了三千年时光。

注释

东坡:苏轼的号。
无一钱:身无分文。
凡铅:泛指书籍。
霜鬓:白发。
龙丘居士:指僧人。
河东狮子:比喻悍妻。
忘家禅:忘记世俗的禅定境界。
溪堂:溪边的堂屋。
稽山:浙江绍兴的名山。
颜平原: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元鲁山:元鲁山,可能指元好问,金代文学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东坡先生)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比黄金与霜鬓,以及借助河东狮子吼声,表达了作者对于物欲束缚的人生无常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十年家火烧凡铅”一句,说明了苏轼个人经历中的重大变故,即十年前其家中发生大火,将所有积累的一切都化为乌有。这种生活的巨变使得诗人深刻体会到物质财富的无常和有限。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则是对黄金与白发进行的比喻,黄金虽贵重,但无法阻挡时光流逝带来的白发。这里,“霜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而“无由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接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中的“龙丘居士”可能是指苏轼的朋友或同道中人,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彼此命运的共鸣和理解。他们或许都是在追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则是一种惊醒,河东狮子吼声象征着事变的发生,这让诗人感到震动和茫然,也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及时觉醒,不被世俗所束缚。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这句中,“濮阳公子贤”通常是指能够享受生活、不为物欲所累的人。这里诗人借此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则进一步强调了苏轼对于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和追求精神解脱的心境。诗人认为,物质财富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满足,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才能达到一种超越物欲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描述了诗人宁静、自在的生活境况,其中“门前罢亚十顷田”表明了诗人有着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并不被这些所束缚。其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显示出诗人的心态是平和而愉悦的。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表明了苏轼热爱大自然,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愿意亲近自然,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最后,“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怀念和对未能相识的遗憾。这里“稽山”、“颜平原”和“元鲁山”可能是指代某些人物或地名,但具体所指已经难以考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以及他对于自然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通过对比和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财富淡然、对于精神解脱的渴望,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题王逸少帖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形式: 古风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文觉显公房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

净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