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其三)

行人驻马莫惊嗟,处处溪流有落花。

不待今朝悲远嫁,长门风雨即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昭君词(其三)》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首句“行人驻马莫惊嗟”,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劝慰那些因王昭君远嫁而感到哀伤的人们,提醒他们不必过于感慨,因为历史的车轮已将她带往远方。这里的“行人”和“驻马”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听到或得知昭君远嫁的消息时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客观冷静的态度。

接着,“处处溪流有落花”一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昭君如同飘零的花瓣,随溪流漂向未知的远方。这不仅描绘了昭君远嫁的凄美画面,也隐含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惋惜。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寓意着昭君离开家乡后的孤独与寂寞。

“不待今朝悲远嫁,长门风雨即天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指出,昭君的悲剧并非仅仅在于今日的离别之痛,而是她将面临的是遥远的异域生活,以及可能伴随的孤独、风雨和未知。这里“长门”借指远离家乡的远方,而“风雨”则象征着昭君未来生活的艰难与挑战。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昭君命运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整体而言,《昭君词(其三)》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与同情,以及对生命脆弱、命运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昭君词(其四)

淡扫蛾眉耻乞怜,几回春色负华年。

而今不恨天涯别,恨不遭逢未别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昭君词(其五)

情知马上去无还,遥指干旌认汉关。

纵使生前胡地老,归魂犹得见南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昭君词(其八)

不是君王爱不均,妍媸自古易迷真。

明光咫尺犹难辨,何况飘零万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昭君词(其九)

翠华相望不相闻,空却巫山一片云。

何事梦中还万里,竟令无路近明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