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师宰赴任楚州(其一)

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珍珠和美玉本身并不珍贵,所以人们才会珍爱它们。
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人的喜好都有其自然规律。
听说你要往东南去,让我心中充满忧郁。
即使在炎热的风沙之地,我也愿意陪伴你。
大梁城并非没有访客,但我却因思念你而废寝忘食。
相互凝视,我对你永不厌倦,由此看出你的优秀。
衰老的气息难以掩饰,但我的壮志依然年轻。
才华出众并非轻易可得,我鼓励你要不断磨砺自己。

注释

珠玉:比喻有才华的人。
怜:疼爱,珍视。
贤愚:聪明和愚笨。
好恶:喜好和厌恶。
炎风沙土:形容恶劣环境。
留连:不愿离开,依恋。
大梁:古代地名,这里指对方所在的地方。
跪起:形容极度思念。
勖:勉励,鼓励。
雕镌:雕刻,比喻精心培养和提升才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谢师宰赴任楚州(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及赞美对方贤能的诗句。

诗中“珠玉不自贵,故为人所怜”开篇便以比喻手法,说明珍贵的事物往往需要他人的认可才显得珍贵。接着“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进一步阐述了品德高下和喜好爱憎的客观存在性。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到内心的不舍和忧虑。“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则表现出诗人即便是在艰苦环境中,也愿意与友人共度时光。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描绘了一种生活忙碌、宾客众多的场景,而诗人却对此感到厌倦。“相看独不厌,以此知子贤”则通过与友人的相处中感受到的不厌倦,来肯定对方的品德。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透露出诗人年华渐老,体力日衰,但精神上仍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和抱负。“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最后,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这些才华能够得到发挥和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之情的表达,以及对其品德与才能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三)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与持。

便应取酩酊,万事不足惟。

平明蔡河风,回首成差池。

独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

磨刀鲙严冬,宿昔少陵诗。

还当捕鲈鱼,载酒与我期。

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

文章为我唱,不数陆与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二)

十月颍水冰,问君行何为。

行不顾斗米,自与五湖期。

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

此后君最乐,穷年得游嬉。

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

鸣鼓上洞庭,笑看红橘垂。

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

应怜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一)

飘然五湖长,昨日国子师。

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

牵舟推河冰,去与山水期。

春风垂虹亭,一杯湖上持。

傲兀何宾客,两忘我与而。

能复记此饮,诗成酒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