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将喻红炉火里莲,精金百煅转光鲜。
居尘不染随宜用,始觉松风解说禅。
这首诗名为《颂十玄谈·其六·心印》,是宋代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人以莲花在红炉中炼烧为喻,象征心灵经过磨砺和净化的过程。"精金百煅转光鲜",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世间经历重重考验后,内心变得更加纯净明亮。"居尘不染随宜用",表达了即使身处纷扰尘世,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灵活运用智慧。最后,"始觉松风解说禅",以松风声比喻禅意,暗示只有真正领悟禅理,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心与自然的交融。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理解。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勿谓无心云是道,龟毛兔角非坚宝。
顽空作境是谁安,不体十方源浩浩。
虽知体自虚空性,如理深渊融一镜。
万象森罗没处藏,摩尼离垢当清净。
迢迢空劫勿能收,非相非名触处周。
罔象无心珠自现,何劳汩没外驰求。
通身何更有踪由,三十年看水牯牛。
鼻孔无边难摸索,醍醐常纳混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