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丧女师作

吾年未四十,三断哭子肠。

一割痛莫忍,屡痛谁能当。

割肠痛连心,心碎骨亦伤。

出我心骨血,洒为清泪行。

泪多血已竭,毛肤冷无光。

自然须与鬓,未老先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年纪尚不足四十岁,却已三次经历丧子之痛。
每一次分离都痛彻心扉,谁又能承受这样的苦楚?
每一次割舍都牵动内心,心如刀绞,连骨头都感到伤痛。
我倾尽心力,鲜血淋漓,化作清澈的泪水流淌。
泪水太多,鲜血已流尽,肌肤冰冷失去光泽。
自然的力量催人衰老,还未老去,头发和胡须却已先显苍白。

注释

四十:古代指四十岁。
三断:多次经历。
哭子肠:形容丧子之痛。
屡痛:多次痛苦。
割肠:比喻极度悲痛。
心碎:形容极度悲伤。
毛肤:皮肤。
鬓:鬓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白发丧女师作》,表达了作者在丧女之痛中的深切哀愁和内心的煎熬。诗中,诗人以自己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已经经历了三次失去孩子的悲痛,每一次都如同割心割肠般无法承受。他形容痛苦深入骨髓,连心都碎了,眼泪和心血交织成清泪流淌,直至血尽泪干,肌肤也失去了光泽。诗人感叹,这样的打击使他的头发未老先白,呈现出深深的沧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丧女之痛对人的身心摧残,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白兔

天冥冥,云濛濛,白兔捣药姮娥宫。

玉关金锁夜不闭,窜入滁山千万重。

滁泉清甘泻大壑,滁草软翠摇轻风。

渴饮泉,困栖草,滁人遇之丰山道。

网罗百计偶得之,千里持为翰林宝。

翰林酬酢委金璧,珠箔花笼玉为食。

朝随孔翠伴,暮缀鸾皇翼。

主人邀客醉笼下,京洛风埃不沾席。

群诗名貌极豪纵,尔兔有意果谁识。

天资洁白已为累,物性拘囚尽无益。

上林荣落几时休,回首峰峦断消息。

形式: 古风

石篆诗

寒岩飞流落青苔,旁斲石篆何奇哉。

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

山中老僧忧石泐,印之以纸磨松煤。

欲令留传在人世,持以赠客比琼瑰。

我疑此字非笔画,又疑人力非能为。

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

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于苍崖。

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

群仙飞空欲下读,常借海月清光来。

嗟我岂能识字法,见之但觉心眼开。

辞悭语鄙不足记,封题远寄苏与梅。

形式: 古风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悽。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形式: 古风

边户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

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

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

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

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