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留金山两日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灊山道人独何事,夜半不眠听粥鼓。

形式: 古风

翻译

塔顶的铃铛独自作响,明天狂风将要阻断渡口。
早晨白浪拍打着青色悬崖,反射进窗户像飞舞的雨水。
巨龙般的船也不敢通过,只有小渔船在风中翻腾摇摆。
深思城市中人们为何如此忙碌,不禁笑蛟龙的愤怒为谁而起。
长时间无所事事让仆童感到奇怪,这场风却能得到家人的默许。
灊山的道士究竟为何事,半夜还不眠倾听煮粥的鼓声。

注释

铃:指塔顶的铃铛。
颠风:狂风。
苍崖:青色的悬崖。
轩窗:窗户。
龙骧:形容大船。
渔舟:小渔船。
城市:指人群聚居的地方。
蛟龙:古代神话中的水怪。
童仆:仆人。
妻孥:妻子和孩子。
灊山:地名,位于今安徽潜山一带。
粥鼓:煮粥时敲击的鼓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坐在塔上,一串铃声自语,预示着明天将有强风到来,需要暂时断绝渡口。白浪打在苍崖之上,水花四溅,透过轩窗似乎变成飞舞的雨滴。龙骧(即船名)虽大,却也不敢冒险航行;而渔舟则像一片叶子,在波涛中摇摆自如。

诗人细思城市中的繁忙与喧嚣,但却对那些为权势而愤怒的蛟龙感到好笑。长时间无事,童仆们也觉得奇怪;诗人借此风聊以许诺自己的妻子。

最后,诗人提到一位道人独自在灊山上忙碌着某事,夜深人静时分,却仍旧不眠,以听粥鼓声为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惠山,并叙(其一)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

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

还从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惠山,并叙(其二)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游惠山,并叙(其三)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形式: 古风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攲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