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宴别

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

缥缈楚风罗绮薄,铮鏦越调管弦高。

寒流带月澄如镜,夕吹和霜利似刀。

尊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楼阁中的离别曲催促着斟满离别的酒,灯光下红裙与绿袍相间穿梭。
楚地的轻柔风带着缥缈的气息,越地的音乐声铿锵有力。
寒冷的水流带着月光清澈如镜,夜晚的风吹过霜冻尖锐如刀。
酒杯未空,欢乐未尽,不要推辞歌舞的辛劳,尽情享受吧。

注释

楼中:指楼阁之中。
别曲:离别的歌曲。
离酌:离别的酒宴。
灯下:在灯光之下。
红裙:红色的裙子,代指女子。
绿袍:绿色的袍子,可能指男子的衣着。
缥缈:形容事物隐约不清,这里指楚风的柔和。
楚风:楚地的风。
罗绮:精细的丝织品,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饰。
薄:轻薄。
铮鏦: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这里指音乐激昂。
越调:古代音乐的一种,源于越地。
寒流:寒冷的水流。
带月:月光照耀在水面上。
澄如镜:清澈得像镜子一样。
夕吹:晚风。
和霜:与霜混合。
利似刀:形容风冷如刀割。
尊酒:酒杯中的酒,尊是古代酒器。
未空:未喝完。
欢未尽:欢乐的情绪还未消散。
舞腰歌袖:舞蹈者的细腰和舞动的衣袖,代指歌舞。
莫辞劳:不要推辞辛苦,意为不要拒绝歌舞带来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高楼上举行的宴会离别之情。"楼中别曲催离酌"表明酒宴已经开始,乐曲播放,主人正在劝酒,加快了离别的步伐。"灯下红裙间绿袍"则是对场景的描写,通过对衣着颜色的细节描绘,可以想象到当时华丽的服饰和氛围。

"缥缈楚风罗绮薄"透露出诗人对于南方文化(楚风)的怀念,而"铮鏦越调管弦高"则是对乐器声音的描写,越调指的是古代越地(今江浙一带)的音乐风格,这里展现了宴会上的音乐之美。

接下来的"寒流带月澄如镜"和"夕吹和霜利似刀"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月光、寒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分明的氛围。

最后,"尊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虽然知道离别无可避免,但仍然希望大家尽情享受当下,珍惜聚首时光,即使身体有些疲劳也不要拒绝。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服饰、音乐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宴会中人们对于离别的不舍,以及希望在有限时间内尽情享受欢乐的愿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江楼偶宴赠同座

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

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

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

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江楼望归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池上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