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洞天

一箭舜弦风,向晓来、轻寒初报麦秀。

蝶股歇花须,韶光老,莺声倦闻呼友。

池塘绿暗,数竿粉节天然瘦。

对兹美景,爱清歌妙曲,千钟芳酒。

谁知别是壶中,缭画阁朱栏,烟谷云岫。

三岛十洲东,青霄上,神工幻成岩窦。

瑶台阆苑,翠旌羽葆频相就。

世凡洗断,教乌兔从今,迟迟飞走。

形式: 词牌: 南浦

翻译

一箭射出,如同舜帝的琴弦,拂晓时分,微寒的气息预示着麦子即将成熟。
蝴蝶停歇在花蕊上,春光已逝,连莺鸟的歌声也显得疲惫,不再呼唤朋友。
池塘边草木葱郁,几竿竹子修长如玉,自然地显出清瘦之美。
面对这美景,我喜爱清脆的歌声和美妙的曲调,还有那醇香的千杯美酒。
谁知道还有另一个仙境,那里有画阁朱栏,环绕在烟雾缭绕的山谷之中。
在遥远的东方,三座仙岛和十个洲之上,神灵的巧手幻化出了岩洞。
瑶台仙境和阆苑之中,翠色的旗帜和羽葆频繁交错,相互靠近。
尘世的纷扰被洗净,让乌兔从此自由飞翔,不再受时间束缚。

注释

舜弦:舜帝的琴弦,比喻优美和谐。
晓:清晨。
麦秀:麦子成熟,象征丰收。
蝶股:蝴蝶的触须。
韶光:美好的时光。
莺声:莺鸟的鸣叫声。
池塘:水塘。
翠旌:翠绿色的旗帜。
乌兔:日月,象征时间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开篇“一箭舜弦风,向晓来、轻寒初报麦秀”几句,运用了“箭”和“弦”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与麦子的成熟。接着,“蝶股歇花须,韶光老,莺声倦闻呼友”描绘出蝴蝶在花间轻盈的舞姿,以及岁月流转中自然界声音的渐渐衰退。

“池塘绿暗,数竿粉节天然瘦”则是对静谧池塘中的景色进行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感受。紧接着,“对兹美景,爱清歌妙曲,千钟芳酒”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美景,不禁想要以歌唱和美酒来庆祝这一刻的喜悦。

“谁知别是壶中,缭画阁朱栏,烟谷云岫”则是转折处,诗人开始讲述一个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只是梦境的一部分。"三岛十洲东,青霄上,神工幻成岩窦" 描述的是仙境一般的地方,充满了奇幻色彩。

“瑶台阆苑,翠旌羽葆频相就”则是对这个梦幻世界中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它们似乎彼此交织,形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最后,“世凡洗断,教乌兔从今,迟迟飞走”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与仙境中的神灵一同翱翔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南浦.四月八日

天气正清和,庆西乾、释迦如来出世。

毓质向金盆,祥云布、层霄九龙喷水。

东传震旦,正令此日人人记。

露盘百卉拥金容,香汤争来拂洗。

谁知这个因缘,化众生令求,尘埃脱离。

一点本昭昭,当须向、兹时便知瞥地。

何烦费手,自然作个惺惺底。

若犹未晤,且管令师僧,八丈十二。

形式: 词牌: 南浦

南歌子.熟水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浓熏沈麝入金瓶。

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

主人襟韵有馀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柘枝舞

□人奉圣□□朝□□□□主□□□□□留伊。

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

□□□□何不罢岁□征舞柘枝。我是柘枝娇女。

□□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

□□头戴凤冠□,□□纤腰束素。

□□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回头却望尘寰去。

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

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

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形式:

洞仙歌.茉莉花

琼肌太白,浅著鹅黄罩。金缕檀心更天巧。

算同时、虽有似火红榴,争比得、淡妆伊家轻妙。

兴来清赏处,无限真香,可惜生教生闽峤。

这消息、纵使移向蒸沈,终不似凭栏,披襟一笑。

若归去长安诧标容,单道胜、酴醾水仙风貌。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