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兴自述

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

一千首出悲哀外,五十年销雪月中。

兴去不妨归静虑,情来何止发真风。

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从前学识未曾达到空灵之境,天生的高雅学识精妙难以穷尽。
超脱于千首诗外的哀伤,历经五十年消融在寒月之中。
兴趣消退不妨归于沉静思考,情感来时何止抒发真实情怀。
从未有一字追求名利,怎会愧对秉持至公之心。

注释

前习:以前的学习或习惯。
未尽:没有达到极致。
空:空灵、超越的境界。
生知:天生的智慧。
雅学:高雅的学问。
妙难穷:精妙难以完全探索。
一千首:大量的诗歌创作。
出悲哀外:超越悲伤的情感范围。
五十年:长时间的积累。
销雪月:在时间中慢慢消融,这里指经历的岁月。
兴去:兴趣减退的时候。
不妨:无妨,可以。
归静虑:回归到平静的思考中。
情来:情感涌现的时候。
发真风:表达真实的性情或风格。
曾无:从来没有。
一字:任何言语或文字。
干声利:追求名声和利益。
岂愧:哪里会感到惭愧。
操心:处心积虑。
负至公:违背最高的公正原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吟兴自述》。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文学创作经历和情感体验的诗歌。

“前习都由未尽空”表明诗人认为以前所学尚未完全融会贯通,是一种自谦之辞,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无止境追求的态度。"生知雅学妙难穷"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深刻理解和探索的艰辛。

“一千首出悲哀外”可能暗示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悲哀情绪的作品,而“五十年销雪月中”则可以解读为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将个人的忧愁和感慨融入到如雪般纯洁的艺术创作之中。

"兴去不妨归静虑"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把握和内心世界的平和,"情来何止发真风"则是说当情感到来时,它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如同清新的风一样纯净自然。

最后两句“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责任感,没有为了功名利禄而写过任何文字,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极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更反映出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其内心深处对于纯粹与公正的坚守。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听李尊师弹琴

仙子弄瑶琴,仙山松月深。

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

洒石霜千片,喷崖泉万寻。

何人传指法,携向海中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听泉

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

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从弟

孤窗烛影微,何事阻吟思。

兄弟断消息,山川长路岐。

日沈栖鹤坞,霜著叫猿枝。

可想为怀抱,多愁多难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怀天台华顶僧

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

曾从国清寺,上看月明潮。

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

欲归师智者,头白路迢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