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其一)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已五十七岁,荣耀的名声能得到多少呢。
经历过甲乙丙三类科举考试,曾任苏杭两地的长官。
我的才能本来就很肤浅,内心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或许只能跟随大众,最终在尘世间老去。

注释

我年:我的年龄。
五十七:五十七岁。
荣名:荣耀的名声。
得几许:得到多少。
甲乙三道科:古代科举考试的甲乙丙三个等级。
苏杭两州主:指曾任苏杭两地的行政长官。
才能本浅薄:本身的才能有限。
心力虚劳苦:精神和体力的付出多为徒劳。
可能:或许。
随众人:跟随大众。
终老于尘土:在世俗生活中度过一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收录在他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自我评价。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这两句开篇,诗人提到自己已经五十七岁,回顾一生中的荣誉与成就,但这种“荣名”并未给他带来满足,因为接下来的“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显示了他对仕途的经历和职务的履历。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这里诗人自谦自己的才华平平,而且长期的辛劳工作让他的身心俱疲,这种坦诚的自我评价显得非常真挚。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无奈和接受,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准备像普通人一样平凡地度过余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顺应,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某种超脱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白居易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中年知识分子对于自身才华、社会地位以及未来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其二)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

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

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

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其三)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昔尝速官谤,恩大而惩小。

一黜鹤辞轩,七年鱼在沼。

将枯鳞再跃,经铩翮重矫。

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

平生颇同病,老大宜相晓。

紫绶足可荣,白头不为夭。

夙怀慕箕颍,晚节期松筱。

何当阙下来,同拜陈情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李势女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

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

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

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铓。

抚背称阿姊,归我如归乡。

竟以恩信待,岂止猜妒忘。

由来几上肉,不足挥干将。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苍苍。

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

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知非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