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进士岘山读书卷

徐君结茆双岘峰,白云掩护青林中。

十年闭户不肯出,读书捲幔来松风。

一朝射策黄金殿,青霄万里鹍鹏变。

跃马晴看紫陌花,鸣珂晓入琼林宴。

只今禄食居京华,藉藉香名众所誇。

不独身沾新雨露,且能光贲旧烟霞。

愧我萍踪遍江海,百事无成鬓容改。

数卷残书久已忘,旧物惟留短檠在。

年来感荷君恩优,日令挥翰居瀛洲。

姓名自谓登仙籍,人笑冯唐已白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题为《题徐进士岘山读书卷》。诗中描绘了徐君在双岘峰下结庐读书的场景,展现了其十年苦读,终得功名的历程。诗中以“白云掩护青林中”开篇,营造出一种隐逸高洁的氛围,接着描述徐君闭门读书,与松风相伴的情景,寓意其专心致志,潜心学问。

“一朝射策黄金殿,青霄万里鹍鹏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徐君金榜题名,官运亨通的瞬间,仿佛他从平凡的山林间一跃而起,展翅高飞,象征着个人命运的转折和成就的辉煌。接下来,“跃马晴看紫陌花,鸣珂晓入琼林宴”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仕途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朝堂之上尽显英姿。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而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感慨。“只今禄食居京华,藉藉香名众所誇”,徐君虽位高权重,名声远播,但诗人却借“愧我萍踪遍江海,百事无成鬓容改”之句,表达了对自身未能成就更大事业的遗憾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最后,“数卷残书久已忘,旧物惟留短檠在”则通过回忆往昔的读书生活,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书籍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徐君的才华和成就,也蕴含了对人生、时光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黄庶子瑞菊轩卷

紫陌朝回凤城晓,罗衫冷怯霜风早。

轩前佳菊吐奇花,合萼连葩向人好。

阳光一照色更鲜,盈盈两脸胭脂妍。

同心可比连理木,清香绝胜双头莲。

簪缨列坐皆僚友,啧啧看来叹希有。

宜将綵笔写新图,持归远为双亲寿。

繇来种德生贤郎,家庭晚景何辉光。

丝纶日掌侍清禁,阿阁五云仪凤凰。

物因人瑞皆从类,人今况与明时会。

乃知圣主得贤臣,兹花亦是皇家瑞。

形式: 古风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赵司仓,初辞阙,一鞭远冒燕山雪。

燕山雪满河冰结,酸风刮面肌欲裂。

长安沽酒与君别,酒酣不觉双耳热。

呜呜作歌歌激烈,烦君为我同击节。

试看昭王台,黄金致英杰。

黄金散尽台已空,至今士气何曾歇。

幸并际昌期,沈沦尽超越。

班资正为贤才设,况君年壮才更哲。

鹏化南溟十万程,君今始上青云辙。

肯为儿女情,临岐动悽切。

丈夫要使心如铁,江南梅花为君折。

路长勿使音书绝,两地相思共明月。

形式: 古风

题画鱼

上池生绿冰初泮,暖逼小桃红欲半。

纤鳞犹得泳恩波,何异鲲鲸运溟瀚。

变化逢时底用媒,相忘蘋藻且徘徊。

为龙闻说劳行雨,秪恐禹门雷电催。

形式: 古风

送张知县邦达

我初长安识君面,四十才华正强健。

北海云鹏翅欲张,南山雾豹文初变。

自言来京已三载,足迹劳劳半邮传。

东浮浙水驾风涛,西上苍梧蹑云巘。

怀中无复茂才金,身上空馀慈母线。

别去无何忽相报,近得高闲适安便。

乃知优给有庠序,择师教育君膺选。

绛帐三间坐百人,青衿一字数千遍。

三略才过又六韬,终日吾伊不知倦。

吁嗟天意谅有在,有美如平岂贫贱。

今年诏下大搜贤,公论推君当鹗荐。

扶摇直上试天官,一策敷陈云锦绚。

赏音不独主司惊,啧啧旁观尽称善。

绿绶初垂何所之,独向炎方宰花县。

炎方近年无瘴疠,民物安然乐丰羡。

远徼尤宜宽政施,皇恩有待仁风扇。

此行所重民社寄,临别肯为儿女恋。

秦淮弱柳垂青青,折取长条共攀饯。

沙口帆移燕语留,花前酒续莺声劝。

明朝应度岭头云,千里相思一回眷。

迟子三年政绩成,还来此地重相见。

薏苡曾为马援珠,归囊肯带包公砚。

骥足应知难久淹,嘉声又达明光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