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仙观

灵宫耽耽虎守谷,羽褐出山邀客宿。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叶秉符调玉烛。

鸣金击石天相闻,游飙倒影声磷磷。

戏上云崖撼琼树,脱叶出溪惊世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神仙宫殿有猛虎守护山谷,身披羽毛的仙人出山邀请客人住宿。
向中央的茅草屋司命神行稽首礼,手持四片叶子的符节调节光明。
敲击金属和石头的声音传遍天空,疾风倒映在水中闪烁着磷光。
玩笑般攀上云崖摇动玉树,树叶掉落溪中,令世人惊讶。

注释

灵宫:神仙宫殿。
耽耽:凶猛的样子。
虎守谷:虎守卫山谷。
羽褐:羽毛制成的衣物。
邀客宿:邀请客人过夜。
稽首:古代跪拜礼。
中茅:中央的茅草屋。
司命君:掌管命运的神。
四叶:象征吉祥的四片叶子。
秉符:持有符节。
玉烛:象征光明的玉制烛火。
鸣金:敲击金属。
击石:敲击石头。
天相闻:声音传到天空。
游飙:疾风。
磷磷:形容光影闪烁。
戏上:玩笑似的攀爬。
云崖:高耸入云的悬崖。
琼树:美玉般的树木。
脱叶:树叶脱落。
世人:世人的眼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景象,以灵仙观为背景。"灵宫耽耽虎守谷"开篇,展现了观宇深藏于山林之中,有猛虎守护,增添了神秘气氛。"羽褐出山邀客宿"则写出了修行者身着羽衣,热情地邀请客人前来投宿,体现了道家的隐逸与待人之道。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叶秉符调玉烛"两句,诗人向司命神祇行礼,祈求神明保佑,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四叶秉符调玉烛"暗示了神祇赐予的神秘力量和对光明的掌控。

"鸣金击石天相闻,游飙倒影声磷磷"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氛围,金石之声穿透云霄,风的回声在山崖间回荡,光影交错,如鬼魅般幽邃。

最后两句"戏上云崖撼琼树,脱叶出溪惊世人"描绘了诗人或修行者在仙境中的游戏之举,轻轻摇动云间的琼树枝头,使得树叶飘落溪水,这不仅惊动了世人,也寓言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灵仙观的神秘与超然,以及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晚憩杜桥馆

寒茅愔愔鸡啄场,儿啼索衣天陨霜。

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槁声琅琅。

清浆白羽弃已久,黄菊紫萸看欲香。

岁行及此去愈疾,若决积水难堤防。

嗟予齿发非故物,念此内热如涫汤。

愿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

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颔雪还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之

烟草里门秋,暮气幽人宅。

遥知金轮升,户牖粲虚白。

风驱云将来,市声落几格。

连曹属解鞚,一饭已扫迹。

馀膻未洁鼎,傲鼠已出额。

铜英洗病眼,乌舄畏断册。

已为儿辈翁,兹事岂不迫。

昔见羡门生,童子身三尺。

捐家问道要,颛声不好剧。

颇观鸟迹书,保气如保璧。

贪饵投祸罗,煎丝废前绩。

上惭玄元教,溘死有馀责。

浊镜在两眸,看朱忽成碧。

当时方瞳叟,变灭云雾隔。

肝劳忧久痼,瞑坐救昏幕。

尚须文字间,侵尽百年客。

非图瞩秋毫,所要分菽麦。

形式: 古风

越台曲

玉颜如花越王女,自小娇痴不歌舞。

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江南江北梅子黄,潮头夜涨秦淮江。

江边雨多地卑湿,旋筑高台匀晓妆。

千艘命载越中土,喜见越人仍越语。

人生脚踏乡土难,无复归心越中去。

高台何易倾,曲池亦复平。

越姬一去向千载,不见此台空有名。

形式: 古风

楚平王庙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