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独坐

幽居犹惜岁峥嵘,独坐迢迢匆二更。

遥夜纷华千品动,空堂寂寞一灯明。

魂消舍北笙歌发,心静门前车马行。

颇被时人讥寂寞,胡然闭户古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夕独坐》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元宵佳节之夜,于幽居之中感受时光流转与世态炎凉的情景。

首句“幽居犹惜岁峥嵘”,点明诗人身处幽静之地,却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惋惜,流露出一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接着,“独坐迢迢匆二更”一句,通过描述诗人独自一人坐至深夜,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专注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遥夜纷华千品动,空堂寂寞一灯明”两句,对比鲜明地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内心的寂寞。远处的灯火辉煌与近处空堂的孤灯形成反差,既表现了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魂消舍北笙歌发,心静门前车马行”则进一步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虽然舍北传来欢歌笑语,但诗人的心却能保持宁静,这不仅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境界,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

最后,“颇被时人讥寂寞,胡然闭户古先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被世人误解为过于孤僻,但依然坚守自我,如同古代隐士一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种自省与坚持,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一)

充塞乾坤惟此理,更无古往更无今。

一腔子是阴阳会,七尺身为天地心。

本是完成宁用补,元来无失不须寻。

此语骤闻如未信,但将此语细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二)

中立亭亭四不偏,何人识是静时专。

此形而上方名道,未画之先自有天。

寻逐必然终入俗,虚堂宁免误沦禅。

莫向其间求可执,前人诃破谓无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三)

俗学牵缠醉不醒,而今指破与君听。

沉迷传注何殊蠹,依仿科条即是伶。

过辙却来寻轨道,辞家翻去傍门庭。

宣尼若晓今人学,应悔当时著六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论学示友人杂诗(其四)

天付于人有此身,此身用处是元神。

眼底自能分黑白,舌端也会别咸辛。

求添一物偏多事,巧出千般总离真。

但信本来浑具足,先生何用太谆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