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楼

我心适无事,看云起南山。

层檐接空影,而不碍往还。

昔年凡鳞化,乘此青冥间。

肤寸未膏物,黄埃满人寰。

刚风忽吹断,小寄白石閒。

岂不自怡悦,良田变茅菅。

何当鞭丰隆,上扣虎豹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我心此刻无忧无虑,欣赏南山上的云彩飘动。
屋檐层层叠叠,与天空相接,不影响来去自由。
回忆过去,如小鱼跃龙门,如今在广阔天空中翱翔。
虽然我没有能力普济众生,世间却尘土飞扬。
强劲的风忽然吹散了乌云,我在白石闲暇之地稍作停留。
难道我不自得其乐吗?美好的田地变成了荒草丛生。
何时能驾驭风雨之力,直上虎豹守卫的天门。

注释

适:恰好, 此刻。
层檐:多层屋檐。
空影:天空的倒影。
凡鳞:比喻微小或低微的人。
青冥:天空。
膏物:滋润万物。
黄埃:黄色的尘土。
刚风:猛烈的风。
白石閒:指清静、闲适之地。
怡悦:愉快, 满足。
良田:肥沃的土地。
茅菅:形容荒凉, 荒芜。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虎豹关:象征权力或难以逾越的难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连云楼》,描绘了诗人在静观自然时的心境。首句“我心适无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接着,“看云起南山”展现了诗人仰望天空,欣赏山间云卷云舒的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层檐接空影,而不碍往还”描绘了楼阁与天空相接的景象,暗示着诗人与天地的交融,同时又暗示着生活的自如与无拘无束。“昔年凡鳞化,乘此青冥间”暗指诗人曾有超脱世俗的愿望,希望能像鱼跃龙门般飞升入仙界。

然而,“肤寸未膏物,黄埃满人寰”又揭示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忧虑,感叹世间纷扰,尘世污秽。“刚风忽吹断,小寄白石閒”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暂且在清幽之地寻求心灵的解脱。

最后两句“岂不自怡悦,良田变茅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也流露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何当鞭丰隆,上扣虎豹关”则以神话中的雷神丰隆象征力量,表达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改变现状,突破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陈子植草庐成求予赋

老矣杜陵客,草堂倚江干。

故人相幽筑,皇天悯生还。

君家付楚炬,结搆当时艰。

谓得风雅力,竹木供大官。

城边夜归鹤,杳杳发长叹。

朱甍昔峨峨,碧草今曼曼。

何如荫白茅,容膝有馀安。

我哀丧乱馀,人烟半凋残。

风凄狐兔警,露重星斗寒。

丈夫坐一室,此念驰九寰。

所以草堂人,安得千万间。

形式: 古风

垂虹桥

地坼东吴海脉连,画桥两道跨晴川。

影翻河汉蛟龙国,势压江湖螮蝀天。

几处征帆浮日月,四洲谯角隔风烟。

三高远矣荒祠在,一笛阑干夕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妾薄命六首(其六)

国难义当驰,送君远行役。

黎明别江郊,更上北山脊。

江云妾眼迷,江风妾衣坼。

魂去形独留,兀然化为石。

化石君倘知,勿复念衾席。

愿持如石心,为国作坚壁。

形式: 乐府曲辞

妾薄命六首(其五)

陌上桑欲稀,室中蚕正饥。

妾心知采桑,安知使君谁。

结发为人妇,几年守空帏。

妇义不移天,相邀何乃痴。

老姑倚门久,不待盈筐归。

为妾谢使君,风化关庭闱。

形式: 乐府曲辞